阿雅一如既往的来到东门口的书店,书店的门面不是很大,上面镶着的“东门书店”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好像很久都没有清理过,看起来像一家老字号书店,的确、东门书店在这里开了10多年了,店主他人缘好、服务态度也好,生意自然也是不错的。里面的装饰很平淡,淡灰色的壁纸上还残留着蛛网的痕迹,和一道道撕裂的痕迹,颜色渐渐也变得模糊,几排红色的书架上搁满了形形色色的书,在旁边还注释着书的种类,很是详细。但前不久刚刚换了店主,新店主是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一头乌密的黑发,一对锋利的剑眉下藏着一双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梁,厚薄适中的红唇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文夷,你说这女孩每天都过来看书,是不是对你别有所图啊!”子安在一旁调侃道。
“胡说啥呢!你姐姐让你买的书你有看见没?没有的话我帮你找找”文夷一边说着一边写着新标签。
一张简单的柜台,右上角摆放着一盆绿箩,向阳而生、生机盎然;左上角摆放着一本本的账本,账本早已泛黄,边角处还微微向上翘着,散发出淡淡的霉味。阳光透过窗户洒进进来,少年的轮廓像被雕刻的一样,越来越清晰。
“你还是忙你的吧!咦~~小夷子,你说你丫的没读过啥大学,字写得倒是真好看”
“别一口一个小夷子,听着咋这么别扭呢?”
的确、文夷和大多数人一样,是高考的落榜者。但文夷又和他们不一样,文夷写得一手好字,拍得好照片,甚至有时还会写写文章,不知道的以为他只不过是一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文夷打小就没有了母亲,从小就和父亲还有妹妹一起生活。父亲是希望文夷再复读一年的,可对于文夷来说,再复读一年就意味着家庭负担又重了一些,父亲就更幸苦一些。父亲是干裁缝的,收入有限,而且在乡下,不比县城,生意有一天没有一天的。下面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妹妹,妹妹过两年就要高考了,到时候家里怎么能承担起两个大学生,何况妹妹成绩不错,前途一片光明。文夷希望自己的妹妹可以替自己去大学好好看看,而自己则通过努力去为这个家庭多分担一些,为妹妹多争取一些,可文夷是对大学有向往的,而这份向往只能永远的藏在心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文夷起身,拿着新写好的标签去对应一排一排的书架 。
“这一排杂志类,这一排古文类,这一排国外著作……”文夷自己一边嘟囔一边在书架上粘上新标签。
“小夷子,书我找到了,钱我微信给你哈!”
“知道了!快回去吧!别让你姐等急了”文夷瞥了子安一眼
“你这不还没成我姐夫呢!就这么担心”子安提高嗓门调侃道。
“你丫的有完没玩,赶紧滚”文夷有些恼了。
子安和子静都是文夷的高中同学,关系都比较好,可对于文夷来说,子静就像自己妹妹一样,不掺合一点私心。
当文夷走到最后一排的时候,停了下来,眼前的这个女孩并不陌生,这女孩几乎每天都来,令文夷不解的是这女孩很少买书。文夷曾跟阿雅打过招呼,可阿雅没有理他,他想或许是阿雅没有听见。蹲在墙角的阿雅缠着一头马尾,穿着一件白色体恤搭配着一条牛仔裤,脚上球鞋上的白边有些泛黄,旁边放着一个中性的双肩包,颜色单一、款式简单。文夷又走近了些,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女孩有着一双清澈的双眸,柔情似水、灿若星河,上面挂着新月似的眉,一颦一蹙,清新淡雅之态自然流露,一张齿白唇红樱桃似的小嘴,棱角分明,唇角时而微微上扬,似四月天的柔波,渗人心弦。看见文夷过来,阿雅礼貌性的回了个微笑,又看了看外面,外面的天变得有些暗沉,亮起了红的、白的、绿的……霓虹灯,阿雅将看到的地方折了一道痕,并合起书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书架上,没等文夷反应过来,阿雅就背起背包离开了。
“你看,这不是阿雅吗?她怎么进书店只看不买啊?”柜台边的几个女生议论道。
文夷穿过书架,走到了柜台。
“同学,这女孩你们认识啊?”文夷问着其中一个女生。
“嗯!她叫阿雅,对了!小哥哥,她每次都看书而不买书,你——不会不知道吧?”女孩一副发现了不得了的秘密似的
文夷怎么会不知道,每次阿雅过来她都会关注她几眼,她喜欢坐在哪里?看了些什么书?文夷都清楚。对于女孩的提问文夷并没有回答,只是对她笑了笑。
“她啊!从她的穿着就知道,她只能是偷偷摸摸地看,没有资格光明正大地买”另外一个女孩高傲地说。
文夷把刚刚露出来了笑容又收了回去。
“你们还要买书吗?我这快关门了”文夷的语气显得有些冷淡。
“当然买!我们可不是她,只看不买,多丢人。对了,小哥哥可能不知道吧!告诉你个秘密,阿雅其实是个……”女孩用手捂着嘴巴,假装说得很小声似的。
“迎子,车来了,你不走走的,我们可不等你”门外的女生不耐烦地催促道
“来了,来了”
文夷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几经是晚上7点了,把今天进进来的书和卖出去的书做了一个统计,生意还算可以,虽然对照着二爷留下的账本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过总体还行,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以后会更好的。
“这一个月的收入又可以给妹妹充当几个月的生活费了,老爸就不用那么拼死拼活了”文夷心里想想都美滋滋。
文夷收起了桌上的账本,拿着一个小笔记本,走到书架旁边,认真地清点着书架上的书,那些书销量高?那些书卖不出去?文夷一丝不苟地数着,当文夷走到最后一排的时候,想起了阿雅,其实阿雅今天看的什么书,文夷当时就瞧见了,文夷拿起那本书,看了看。
“一去二三里?李双喜的?她喜欢旅游类的?我记得这本书进回来就没有卖出去过啊?大多数都喜欢像东野圭吾,大冰,张爱玲,刘同的……”心里有太多疑问浮现在文夷的脑海中。
文夷翻到有阿雅折痕的一面
“炊烟是村庄的翅膀,树木是村庄的衣裳,裹着衣衫的村庄万分迷人”
文夷顿了顿,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里也有炊烟,也有树木……那里还有自己心心念念的父亲和妹妹。
文夷熄了书店的灯,关上了门。
华灯初上,灿烂霓虹,片片笙歌向晚,城市里的夜晚,没有乡村里来得寂静,听不到蛙鸣,看不到萤光……
此刻在文夷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的是“裹着衣衫的村庄万分迷人”,文夷离开了书店,消失在了人海里,消失在大城市里的某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