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呱呱坠地,给家庭带来喜悦与希望,随之而来的还有责任和麻烦。家长要尽的责任之一便是给宝宝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对宝宝来说是来到人世接受的第一重有效保护,也是来到人世的第一个磨难吧,而且这个磨难至少要从出生持续到6周岁。
中国古话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西方心理学研究也发现0-6岁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某些经历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一说打针吓得要昏倒。这可能就是童年打针的经历给他造成心理的阴影了。
小月龄的宝宝对疼痛不敏感,打针的反应并不激烈,大一点的宝宝打针往往反应比较激烈,常常会哇哇大哭甚至拳打脚踢拼命反抗,这时候打预防针对宝宝和家长都是考验。在孩子打针这个问题上,家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该如何陪伴打针的孩子呢?
1.家长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宝宝需要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和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家长要接受孩子打针可能哭闹这一事实,要有耐心,不急不躁。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孩子特别善于察言观色,能察觉出大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大人情绪的感染,有样学样。
2.告诉宝宝要做什么,怎么做,体察他的痛苦,允许他适当发泄,鼓励安慰宝宝,适时表扬宝宝。如果能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宝宝就不会太焦虑,有了合理的预期,就更容易接受。可以告诉他会有一点疼,一会儿就好了,鼓励他勇敢一点,坚持一下,告诉宝宝如果坚持不住可以哭,但胳膊不能动。
3.不要欺骗宝宝,用撒谎的方法安慰宝宝不可取。比如,有的宝宝一来接种门诊就知道是要打针了,家长安慰恐惧中的宝宝说“宝宝不打针,给妈妈打针”“我们不打针,吃糖丸”,结果是把孩子按住,强行打针。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宝宝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不配合,还会奋力挣扎。有的家长,为了消解宝宝的紧张,会说“一点也不疼”更有甚者会说“凉丝丝的可好了”,宝宝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宝宝打预防针最多的是0-18个月,按照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婴儿期(0-18个月)的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父母)建立信任感,而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大人,这可能只是小事一桩,只是随口一说,但对于孩子来说,打针是威胁到他安全感的大事,他很可能因为大人的善意谎言就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
4.多给宝宝安全感。家长可以通过身体的接触、拥抱、轻声细语来安抚宝宝,让宝宝获得安全满足。对于小宝宝来说,哺乳是最容易获得安全感的事,需要注意的是口服脊灰疫苗的宝宝接种前后30分钟是不可以哺乳的,必要时可以使用安慰奶嘴。有的家长怕孩子害怕就捂住孩子的眼睛,其实强行捂眼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恐慌。
5.转移宝宝注意力打针时可以携带宝宝喜欢的玩具、零食(特别提醒:需要口服疫苗的宝宝不可以吃东西),给宝宝放他喜欢的儿歌,或在接种门诊寻找会引起宝宝兴趣的图片等。有的家长会给宝宝看视频、玩手游来转移宝宝注意力,也有很好的效果,但一点要注意时间和距离,不然会伤到宝宝的眼睛。
以下行为不利于宝宝良好性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家长要杜绝:
1.黑化医务人员,拉仇恨。 有的家长为了安慰宝宝,会说:“大夫把宝宝打疼了,我打他!”医务人员为宝宝服务,不感谢还要“打他”,且不论医务人员听到家长这么说会怎么想,单想一想,这会给孩子灌输怎样的价值观?家长是要给孩子种上仇恨、暴力的种子吗?
2.把打针当惩罚,拿“医生”“打针”来吓唬宝宝如有的家长吓唬孩子“谁让你不听话,就给你打针”,“再闹,就给你再打一针”“别哭了,再哭(某医生)就来给你打针。”更有甚者会拿医生逗孩子“(某医生)来啦”看到孩子惊慌觉得好玩。
3.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告诉孩子要去逛超市,结果带到接种门诊;有的家长会许诺打针就给买什么东西或者去哪里玩,过后又不兑现。即使家长能及时兑现诺言,也不宜经常许诺,容易让孩子学会和家长“讲条件”。如果他做得好,比如不哭闹,要及时表扬,可以给小礼物作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