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啦啦啦——初衷
可能是因为之前在QQ空间发的说说都偏向正能量,用词都是一些比较励志型的言语,所以同学们经常说:
“戴老板优秀”(奉承而已,我明白,嗯)
“戴老板心灵鸡汤开课了”(鸡汤有毒,我知道呀)
“戴老板牌鸡汤”(吃饱了,鸡汤喝不下,好吧)
“水土不服,就服我挺挺”(我真的没有装逼呀,啊!~)
........
哈哈哈,本科实验室每个人都有一个外号,我的算是好的。可能是因为平时不喜欢跟他们斤斤计较到底今天这顿饭的奶茶或者饮料是谁买,所以导致学弟学妹以致最后连老师都知道这个外号了。你们不知道王老师每次叫我去学工办都是喊:“戴总,什么时候有空来一下学工办?” 我的内心是崩溃~ >_<!
鸡汤虽然是鸡汤,但他真的没有毒亲。有毒的是你自己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并没有辩证的看待鸡汤所传递的哲理。
因此,看到简书和知乎上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2017的感悟。今年自己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我总觉得写的东子要给别人的生活或者学习带来一些益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阐明一个方法,可能比“油腻”的鸡汤更容易下口!
2.呼呼呼——考研调剂要做有心人。
考研的战斗刚刚结束。去年考完,在知道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学硕报考500+人,去除夏令营录取17人,最后只录取10个人的情况下,感觉要去找工作了。因此,整个寒假基本是在学习与找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湖南大学复试考《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本没有看,因为10个人的名额,肯定不会有我,嗯。一直到分数出来的时候,依然没有看书。当那天查到分数,感觉有机会进复试,立马手机啥的全部放在寝室,全身心在图书馆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关注学校的消息,还跟考到湖南大学的学长学姐联系,问问自己的分数进复试能否有希望。直到看到复试线和排名,没有戏,那个时候我才考虑:
到底是调剂还是工作?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可以二战,原谅我是一个拉长战线学习状态就容易跑偏的人。如果工作以后,发现真的需要一个硕士学历,那个时候,我依然会去考。所以就先准备了调剂,没调剂到心里阈值的学校就去工作。敲黑板了敲黑板了敲黑板了,重点来了。
(1)想好你到底是要去工作、调剂、二战。(希望大家都能考上,这是结合个人经历,给出建议)
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清楚的目标,在你彷徨不定的时候,大公司的春招,调剂信息都在那个时候,很容易错过。确定好了目标,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下手。如果考完就觉得自己能进复试从放假就可以着手慢慢准备了。
(2)确立心中阈值学校,调剂到什么样的学校你能接受
http://www.eol.cn/html/g/gxmd/211.shtml
这是全国211以上的大学名单,对着名单从清华北大看起,(哈哈哈,清北只是起个开头作用,你懂的)一个个的排除,收集信息,哪些学校可以调剂进去,每年总有一些211学校的专业扩招或者没有报满之类的。还有一些学校虽然不是211,但是实力不比211差。自己可以去留意一下。
(3)在确定好的学校,对应自己专业学院网站查询
收集这些信息,需要到对应的学校,对应的学院去查找这些调剂的具体通知。还要定时浏览发布调剂信息的网站。比如:
小木虫:http://muchong.com/bbs/index.php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kyzx/tjxx/
考研帮:http://bbs.kaoyan.com/forum.php?mod=guide&view=my
(4)你离调剂只差一分漂亮的简历
在准备调剂的时候,要准备好一份漂亮的求学简历。求学简历和工作简历不一样,毕竟HR和高校老师看重的点不一样,简历的风格最好找踏实,稳重一点,写的走心一点。经常有同学将工作简历发我让我帮他们提提意见,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不要该写的不写,不该写在那里瞎写
像工科,老师看重的应该偏向于:科研项目经历、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等等
像理科应该说有个数学建模获奖经历,理论研究成果是相当好的筹码。结合自己的专业,想一想本专业里面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个是需要重点写的。当然,还有你优质的品格,适当的提示一下,你是一个相当负责、踏实、努力的boy(girl)也是很有必要的。
(5)邮件想好再发
提醒一下:考上的,联系导师,不要一下子将邮件群发到所考学院的老师。(自己去想吧)
对于调剂的来说,发邮件,想好称呼,想好内容,准备简历等等。
一种方法是:邮件正文把你的情况全部说清楚。
另一种方法: 邮件正文说清楚你的意图,附件把简历,项目照片附上。
无论哪种情况,你要写的让老师知道,你对他研究项目的兴趣,你对能接着跟着他深造的渴望等等,反正就是像给喜欢的人写信一样,要真挚,深情,打动她!
3.嘟嘟嘟——美国畅销书《原则》实现梦想的方法
原文如下:
There are five things that you have to do to get what you want out of life. First, you have to choose your goals, which will determine your direction. Then you have to design a plan to achieve your goals. On the way to your goals, you will encounter problems As I mentioned, these problems typically cause pain.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pain is in exploring your mistakes and weaknesses. You will either react badly to the pain or react like a master problem solver. That is your choice. To figure out how to get around these problems you must be calm and analytical to accurately diagnose your problems. Only after you have an accurate diagnosis of them can you design a plan that will get you around your problems. Then you have to do the tasks specified in the plan. Through this process of encountering problems and figuring out how to get around them, you will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capable and achieve your goals more easily. Then you will set bigger, more challenging goals, in the same way that someone who works with weights naturally increases the poundage. This is the process of personal evolution, which I call my 5-Step Process.
其大意就是:要想获得生命中想要的东西,你必须做五件事。
step1.选择你的目标,这将决定的你的方向。
step2.接着你必须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在实现你的目标的路上,你会遇到很难多困难,这些困难通常会造成痛苦。最常见的痛苦来源是对自己的错误和弱点的反思。无论你粗暴对待疼痛还是像一个问题解决高手一样对待,那都是你的选择。
step3.为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你必须冷静分析。准确的诊断出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找到根本原因之后,你才能设计出一个能让你有效解决问题的计划。
step4.你必须完成计划中制定的任务。通过这一过程,遇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厉害,更容易实现你的目标。
step5.你就会设定更高、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就像一个人在举重是自然而然地增加重量一样。
上面这5步,在公众号“心里契约”中写的《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这篇推文中我理解的精简版就是:
(1)确立目标
(2)寻找实现目标要素
(3)用心执行
这是个人进化论。成长对于一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能看到这个,其实还是很幸运。类似这类的书还有:《跃迁》、《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穷查理宝典》
4.滴滴滴——在跨界高手许岑老师那里学到的学习方法
许岑老师在他的精品课中讲述了如何高效的学习,觉得收获还是挺大。前两天一口气把许岑老师的视频教程都买下来了。许老师何许人也,可以百度一下。
(1)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种状态。现在每天产生的信息量是以前的好几倍,对于海量的信息,培养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2)用任务驱动学习
很多时候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在具体去执行一件事情的时候,发现时间过的很快,在漫无目的,不知道干什么好的时候,觉得很难熬。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找一些小的目标和小任务,建立起方向感,这样在学习的时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不会将时间花在思考下一步该干嘛上。找到一件事就去做!
(3)很多技能都是刻意练习
能够孰能生巧的技能,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大家都可以掌握。很多人看到别某个技能特别的酷炫,自己没有信心学好,其实我开始也是这样想。但是现在,明白了刻意练习的作用。首先就要学会在自己的心中植入一种想法:这个不难,只要我勤奋的练习就好。排除心里的障碍,接下来就会很容易很多。
5.突突突——个人成长
今年差不多听了三场关于个人成长故事分享。
一场是:李笑来老师谈个人成长。笔记文稿在下方的思维导图中
一场是:猎豹CEO傅盛在北大分享的有关于选择的话题
链接如下:
一场是:紫牛基金创始人张泉灵老师在北大分享的有关于选择的话题
6.哈哈哈——结尾
今天朋友圈都在发18岁的照片,想想那时候老师不让我们用手机。只能看着他们发,还要一个个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