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央行公布了5月的金融数据,虽然我预计数据会不好看,但最终公布数据之惨淡,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先看两组核心指标: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3.6%。
5月社会融资规模出现“腰斩”,增量7608亿人民币,而前值为15605亿人民币。
上面两组数据翻译成白话就是:央行水龙头还是管得很紧,货币大河水位涨得越来越慢,实体企业取水用水突然腰斩了。
M2增速保持低位,我们好理解。现在的大环境是,整个经济体货币总量不少,但有很多死钱没有盘活起来。
所以央行坚持先不大规模放水,通过各种局部政策,引导闲置资金流动起来,目的就是要让资金脱虚入实。
相比之下,我更关心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的意思是: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
社会融资规模就好像实体经济运行的脉动,数据高就表示实体经济很活跃;数据低就表示实体经济相对低迷。
上面这张图是近一年多社会融资规模的走势图,从2017年开始,每个月的社会融资规模,虽然会起伏波动,但增量基本都在1万亿以上,只有今年5月份,增量直接断崖式降到7608亿。
社融规模这么低,是个不好的信号,那是什么原因呢?一般来说,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实体经济萎糜,企业和个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偏悲观,不想从金融机构融资。
第二,金融机构贷款门槛提高,或是金融机构能贷的钱少了。
5月份社融规模大幅降低,我认为上面两个方面原因都有。
其一,从4月份开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企购地面积、房企到位资金等关键指标,同比增速均开始下滑。虽然调结构、新经济年年提,但说来说去,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
房地产不行了,实体经济就开始下行,企业投资就谨慎了。要知道,原来和房地产相关的企业贷款,以及居民买房贷款,是社融数据的大头。
其二,5月份,社会融资数据中,委托贷款减少157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904亿元。这两种贷款就是平常所说的非标融资,也叫影子银行贷款。我觉得非标融资的减少,才是社融规模腰斩的主要原因。
今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对影子银行杀伤力巨大。资管新规涉及资金达百万亿,很多钱被关到笼子里去了。融资没那么容易了。
举个栗子。假设企业要贷款100亿,原来金融机构很阔绰,财大气粗。企业要100亿,就给贷100亿。
这些企业看到融资这么容易,风险意识就降低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跨界投资,炒房炒地皮,玩起了借新还旧的杠杆游戏,负债增加到150亿。
今年国家要去杠杆,金融机构告诉企业,要把原先的贷款收回来,而且市场上能融到的钱只剩下50亿。这下那些高负债的企业立刻傻眼了,最后借不到钱,资金链就断掉了。
以上就是,今年上市企业频频出现债务违约的背景。这种信用违约潮,有两个不好的兆头:从效益低的国企,向效益较好的民企蔓延;从债务风险大的企业,向债务风险小的企业蔓延。
企业一旦出现违约潮,金融机构就越不敢放贷,甚至争先恐后抽贷,这反而加速了企业债务违约,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此次社融数据一出,更引市场深思,去杠杆是否已误伤实体经济?
我觉得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有点类似,劣币驱逐良币。其实民营企业的风险意识相对较高,特别是大型的民企,绝大多数的经营性现金流都很强劲,然而也在这波信用风险中遭遇“错杀”。
如果继续大力度去杠杆,未来社融规模还会低迷。资管新规有个过渡期,2018年,大量非标融资面临着到期后的再融资和接续问题,借新还旧能不能续得上,后面的钱从哪里来?
关于借钱放水,市场上有一个段子很形象。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降准了一次,但是净投放资金不算多。剩下的就是通过市场公开操作的形式,注入流动性。比如前段时间的“麻辣粉”扩容。详见《“麻辣粉”加料,望眼欲穿的宽松终于来了?》。
但是这些措施还是无法弥补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问题的症节在哪里?
问题就在于房地产这个毒瘤。称他为毒瘤,不是抨击房地产这个行业,而是说,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病根。
前面说过,中国市场其实不缺钱。但很多钱成为死钱,坏死在房地产的钢筋水泥中不能流动。更要命的是,居民为了买房,疯狂上杠杆。房地产就像癌细胞一样,把正常细胞的血液养分都抢走了,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如果现在,央行再放水打激素,实体融资难的问题还是不能根本解决,钱又会被房地产吸走。但如果不放水,实体经济又会出问题,到时正常细胞坏死,癌细胞照样一起跟着完蛋。
如今央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眼睁睁地看着企业债务违约,却不敢贸然出手相救。而且今天凌晨美联储已经宣布第二次加息了,今年预计会加息四次。央行该怎么办?只能降准加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