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还是不快乐?

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永远的幸福快乐。真的是这样吗?

不管你追求的是更好的亲密关系、变得更瘦、变得更漂亮或是赚很多很多的钱,我们之所以追求这些目标是因为我们相信:等我们真的“达成”了,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快乐”。

只是好像我们不管怎么努力,快乐似乎永远捉摸不定。虽然我们在人生中有很多令我们非常快乐的时刻,但这些时刻好像总是稍纵即逝,非常短暂。相反的,人生也充满了很多低潮,而这些低潮带来的痛苦好像比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光要开的长。那到底为什么永远的幸福快乐这么难呢?

快乐真的那么难吗?

第一个原因就是:聚焦幻觉(Focusing Illusion),这是由《思考,快与慢》的作者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聚焦幻觉(Focusing Illusion)指的是人过度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单一面上。这是销售们惯用的手法,当他们试图说服你买一款产品的时候,他们会夸大将带给你的改变。

比如说,他告诉你汽车的真皮座椅,舒适度比布面座椅要好上许多,绝对值得你多花钱去买。即使你原本买车时考虑了许多方面,但经过他这样一提醒,你就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开车时座椅的“舒适度”上面了。

同样的,当我们考虑一个人的快乐因素,也是有许多不同方面,但是我们总是习惯聚焦在其中一个上面,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钱了。

你可能一时兴起买了一张彩票,你是不是会开始幻想,要是我中了一等奖那该有多好,我就可以去环游世界、或是买个房子之类的,甚至更严重的人还会开始为这笔“想象中的奖金”作资产配置,我要花多少钱在吃喝玩乐上面,然后剩下的钱如果存在银行里每个月利息多少,拿去买股票可以赚多少钱。我们就这样把专注力聚焦在“金钱”这个方面了,而忽略了一个人感受到快乐的其他可能因素。

举个例子:美国有一名乐透得奖者Ralph Stebbins他在2005年中了乐透一等奖之后,打算先还清债务,然后买一座农场还有几只牛,从此过着无忧无虑的人生。结果过了不到两年,他因为刺伤自己女儿的男朋友而被捕,不到一个月之后就心脏衰竭死掉了;

另一名得奖者Billie Harrell,在他得奖之后,身边的人、他的亲戚朋友开始不断的问他要钱,他也很大方的都给了,甚至还捐了一大笔钱给了教堂,当然没多久,钱就花光了,甚至还因为胡乱投资欠了一屁股债,最后在自己的房间里举枪自尽。在他死前,他跟他的财经顾问说:“中乐透,真是我这辈子遇到最惨的一件事了。”

这种注意力的错误配置,常常导致我们以为“只要我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了!”

“只要我追到这个女生,我就永远幸福了。”

“只要我中了福利彩票,我这辈子就无忧无虑了。”

“只要我升了总经理,我的人生就飞黄腾达了。”

我们往往忽略了,“快乐”是需要很多因素综合起来产生的。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该去追求金钱、不应该去自我实现。而是在追逐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停下脚步去评估你人生中各种不同的现状。

不同的快乐

第二点,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人类应该生来要时刻保持忧虑的。现在想象一下你是个原始人,每天过的开开心心,一点警觉、一点焦虑都没有,面对大自然中这么多的挑战,你觉得你活得下去吗?要在大自然中生存,你就得时时注意那些可能危害你生命安全的威胁,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存活率。

经过几万年的演化,人类就会对那些可能带来危害的事物特别注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负面”多于“正面”。同样的,身为写作者,当你第一次发现你的文章被人在评论区里吐槽,即便你知道有一百多个人都按喜欢,但那一个“吐槽”就是会让你特别注意它。

而媒体就是利用这一点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为什么新闻报道一些丑闻、出轨、自杀,往往多过一些社会角落的温情,或者谁谁谁做了什么善事之类的。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人总是关注负面多过正面,甚至他们还可以说,:“这是观众的选择,收视率比我们这样做的。”

第三点,同样是从进化心理学角度:人类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当我们达成了一项成就时,你真的飞黄腾达了,真的赚了那么多钱,真的追到那个女生/男生了。当下我们会感到非常快乐,但你会发觉,那种快乐往往持续不了多久,这会让我们自问:“是我们太贪心了吗?”“不是好不容易才达成目标吗?”“怎么这么快就没感觉了呢?”

我们还是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原始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容易感到满足的原始人,只要达成一项成就,你的人生就从此永远幸福快乐了。这样的话,你是不是就不会再有动力去完成更多事情了吧?但如果你是一个很难感到满足的原始人,抓到猎物的当下你可能感到很开心,但这种满足感一下子就消失了。就是这样子的人,才会想去完成更多成就不是吗?而在资源稀少的环境下,后者的存活率当然就比较高了。

所以就会造成这样有趣的现象:越容易感到快乐满足的人,反而达成的成就比较少,而那些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往往最后能够达成更多的成就。经过几万年的演化,我们被塑造成一群永远对现状不满意,永远想要更多的一个物种。

Be Happy

事实上,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快乐程度有一个基准,这代表我们不管是感到开心还是难过,我们最终都会回归到这个水平之上。

王尔德说:“生活里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

回想你曾经想过“要是达成了,该有多好”的目标,结果真的达成了,之后呢?是不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习惯了,这时候你的专注力不在你已经完成的这个目标上面了,而是又开始想着下一个“要是怎样怎样,该有多好了“对吧。

今天并不是要告诉大家:“反正你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很快的快乐感就会消失,那干脆一开始就什么都不要做就好啦。”而是当你下一次感到不开心,觉得自己一无是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我们生来就是这样一个不快乐的物种,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人生不该去追求“永远的”幸福快乐,而是反过来,接受这个“永远不快乐”的自己,然后利用这个我们与生俱来的特质,让这种“不开心”去督促我们,完成更多了不起的成就。


以上。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请记得按喜欢和分享。还有别忘了关注我的简书。

希望这样的分享,能够也让你一起变好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薇是我们眼中的励志女王,她18岁的时候是某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员,如今35岁是某上市公司高管。过去17年的时间,我们...
    杨一云阅读 2,394评论 1 1
  • 渗透机:kali2017.3靶机:自己本人的安卓手机一部 首先我们需要生成一个安卓木马 LHOST 本地的IP地...
    __周__阅读 4,943评论 1 10
  • 维c,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乳糖酸阿奇霉素,利巴韦林注射液,复方芭比妥退烧针。,爱茂尔溴...
    思念在生根阅读 3,550评论 0 0
  • 一直以来本宝宝都喜欢看各种的心灵鸡汤来滋润心田,但是看久了我发现鸡汤有毒啊!喝了那么多的鸡汤也不是白喝的,它们都...
    晶晶晶爱吃鱼阅读 3,188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