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艳阳高照,气温上升到34摄氏度,达到了今年的新高。到了周日傍晚,乌云笼罩,大风来袭,可就是没有见到期待中的雨水。
一周来,田园中的农作物晒足了日光,用那种只有夏日里才有的劲头努力生长。周末两天的清晨,我们都打光了井水用来喷洒浇灌,但这仍然不能满足作物们的成长需要,可喜的是接下来的一周会迎来充足的降水。
这个周末的主要农活是帮大葱搬家。
园中多年来坚持耕种东北大葱,这是身为北方人的母亲的最爱。母亲生食大葱有很多花样,蘸酱吃、卷饼吃......特别是春天刚刚发芽的羊角葱在母亲的眼里就是买不到的美食。
自从2018年山东发生重大的“毒大葱案”之后,母亲也不敢再生食外面购买的大葱了,自家菜园的大葱便成了主角,地位无法撼动。
这批等待搬家的大葱是今年初春的时候播种的,现在已经长到了筷子粗细,需要进行开沟定植,通俗来讲就是移苗并确保它们在更宽敞的地方长成大葱。
为了这次移苗,我们上周末把两块大蒜地起蒜后进行了翻土晾晒,一周后再使用。由于农作物大多不适合在同一个地块连续耕种,而大蒜和大葱又是近亲关系,于是母亲便想到了她二哥曾经教给她的解决办法,把艾蒿割碎,与新入住的大葱一起移栽。
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我们三个人从早上五点忙到了八点。翻土开沟这样的重活是先生做的,把大葱苗移出、移入是母亲做的,那我做了什么呢?用剪刀把移出的大葱的白色根须修剪到一厘米左右,这种简单而精细的活最适合我。
母亲的工作其实最具挑战性,为了保证移栽后的大葱可以长出很长的葱白,她在本已开得很深的沟的基础上,用螺丝刀帮每一颗新来的大葱再挖一个更深的小坑,这次的埋土要刚刚埋过杈,边上还留了些土以后陆续往葱杆上盖。她一边不紧不慢地干着手头的活儿,一边向我们讲述春天里羊角葱入口时的美好享受。
新搬家的大葱由于被深埋了,所以总体看上去比原来矮了一截。相信经过一周的缓苗、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它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生长。
下面的照片看上去和大葱很像,其实是大葱的近亲,洋葱。继去年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洋葱的种植,今年又种了一池子。看上去虽有些稀疏,但长势还是不错。
葡萄藤上大多的果实都被鸟吃掉了,仅剩下四串残缺不齐的、躲在葡萄叶下面的果实,我们小心地给它们穿上比桃子更大的防护服。希望在成熟的季节,可以尝到园中葡萄的味道。
黄瓜和豆角都是当季作物,目前是它们最高产的时候。
田园中的蔬菜自有着一种骄傲的、勃勃生机。
丝瓜藤上绽放了近十朵的雌花,它们在等待着雄花的绽放,并期待着孕育美好的果实。可是到目前为止,这些雌花只能在等待中枯萎。
相比丝瓜,苦瓜就比较幸运,苦瓜虽小,但在微风中荡着秋千的感觉也是不错。
周末最爱的美食就是它,二荆条辣椒浸生抽,自然辣味的完美体现。
时雨时晴的一周已经拉开了序幕,期待着与家人、与小菜园共度美好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