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理解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当然有。记得那是刚上初一的时候,只因为语文老师的一句话我压抑六年的情绪前所未有的爆发了。

因为我的童年生活可以说是一段灰色矛盾的记忆。几乎从出生起的每一天,我的身边都遍布着父母的争吵声,大打出手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至于为什么不离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于当时的农村人来说离婚是大忌,至于另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我吧。而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之下生活的孩子在性格上注定会产生问题。

进入小学以后我便很不合群,刚开始我觉得这样没什么,因为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样的孤独已经是一种常态了。但后来这样的后果开始显现,别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只有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因此我便成了他们眼中欺凌的对象。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之类的娱乐设施,所以对于当时的男孩子来说“打闹”便成了最好的娱乐。几乎每天放学后十几个男孩子都会聚在一个空地上,彼此之间相互搏斗,每次谁赢了隔天所有的一切便听谁的。而我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几乎每次都变得遍体鳞伤。至于为什么明知道去要挨打还去?那是因为我别无选择,谁不想有个欺凌的对象呢?所以每次我都只能被拉着去。

可以说在往后的三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父母的争吵和遍体鳞伤中度过。而在这段时间里书籍成了我磨平伤痛唯一的途径,一本《四顾全书》几乎被我完完整整的看了不下三十遍。也就是在书籍中我逐渐明白了反抗的重要性。于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爆发了,当被其他几个人摁地上的时候我直接拿起了旁边的石头对着一个人的脑袋砸去,而后又提着石头向着另外几个人冲了过去,当时被我拿着石头砸到脑袋的孩子头上流了许多血,但好在石头不大没有到砸死人都地步,而其他几孩子几乎也都受了不少的伤。

最后几个孩子的父母找到家里来要求赔钱,而我却破天荒的得到了父母的关心,因为直到那时他们才知道我在之前的几年经历了什么,在那之前他们虽然都曾发现我身上受伤但因为工作的原因并没有详细的追究。

隔天仿佛什么都没有变,但仿佛又什么都变了。家庭的矛盾还在继续,我们的“打闹”也还在继续,但不同的在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成为别人欺凌的对象,因为我明白了“狠”的重要性,我逐渐从一个备受欺凌的人变成了曾经自己最厌恶的样子,虽然看见别的孩子和我当初一样受到欺凌时我也会有同情,但我却从来不敢表现出来!

或许是受到书籍的影响吧,在我的内心之中一直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并不想变成这样;也并不想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现实却告诉我当时的我必须得这样;也必须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于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我在人后时逐渐变的抑郁了起来,以至于后来在初三时我还被查出了中度抑郁。当然这都是后话。

但好的是小学终于毕业,我考的也还不错,父亲为了我的前途着想托关系给我送到了一所不错的初中,而我也总于得以脱了当初的环境。

但无奈的是刚到初中,我便因为小学时养成的“狠”劲,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大打出手。所以我不可避免的被叫进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语文老师,那个改变了我一生的人。

语文老师并没有像我之前的其他老师一样,因为我和别人打架而直接骂我,而是给我找了个地方让我坐下,并且从抽屉里拿出来了几颗糖,然后轻声的询问我着我前因后果,问我可不可以详细的和她说说。或许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又或许是因为她对于我的尊重,在和她的交谈中我逐渐敞开了心扉,我分析了我们我和同学发生争吵的原因,也倾述了我曾经所经历过的一切。而她在听完了我所讲述的一切后,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我至今难忘的话:“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老师明白你是懂事的好孩子,错不在你,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听完这句话后我的情绪前所未有的爆发了,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从眼眶中滑落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有人能够理解我的感受,有人能给予我平等的尊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