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这个全新的起点,我决心踏上坚持读书、不断成长的旅程,首站便是经典之作《了凡四训》。当我翻开其中“改过之法”这一篇章,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自我革新的智慧之门,每一行文字都深深触动着我,让我收获颇丰。
袁了凡先生提出,想要改过,需具备三心:耻心、畏心与勇心。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为我们指明了改过向善的方向。
耻心,是我们内心深处对过错的一种羞耻感,它是促使我们改变的内在动力源泉。孟子说:“羞耻之心,义之端也。”当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时,便会从心底涌起一股不甘堕落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正是因为怀有强烈的耻心,才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北宋的寇准,年少时不修小节,生活散漫。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一事无成时,内心涌起了强烈的羞耻感。这份耻心驱使他发愤图强,刻苦读书,最终成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耻心同样重要。当我们因工作失误而被批评,因学习偷懒而成绩下滑时,如果能心怀耻意,就会激发自己去努力弥补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反之,若对过错毫无羞耻之感,便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迷失自我。
畏心,即敬畏之心,让我们敬畏天地、鬼神与因果。在现代社会,或许有人会觉得“鬼神”之说有些虚无缥缈,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自然规律、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敬畏。心中有敬畏,行为就有约束。一个敬畏法律的人,不会轻易触犯法律红线;一个敬畏道德的人,不会做出违背公序良俗的事。若我们肆意妄为,无视因果,就如同在黑暗中盲目奔跑,迟早会撞得头破血流。就如那些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企业,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面临巨额罚款和生存危机。敬畏之心,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权衡利弊,思考后果,从而避免犯错。
勇心,是当机立断、毫不迟疑地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有了耻心和畏心,认识到了错误,但若缺乏勇心,一切都只是空谈。改正错误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与自己的惯性思维、不良习惯作斗争,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挑战。然而,只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比如,一个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想要戒除网瘾,就需要有强大的勇心。他要克服游戏带来的即时快感的诱惑,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只要他鼓起勇气坚持下去,就能逐渐摆脱网瘾的束缚,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勇心,让我们在面对错误时,不逃避、不拖延,以坚定的信念和果敢的行动去改正。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中的“三心”——耻心、畏心、勇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耻心让我们认识到错误,畏心让我们不敢犯错,勇心让我们能够改正错误。在 2025 年,乃至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以这“三心”为指引,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过错,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我也希望将这份感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在经典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共同踏上自我革新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