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1、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父母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就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符合儿童天性的规则养成,才能让孩子懂得自由的边界。
2、3岁前的规则应该是保护宝宝自身的安全,以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这一点要和“为了成人的方便而设立规则去限制孩子”区别开。我们制定规则并不是为了限制孩子,也不是说我们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管理孩子。相反,我们制定必要的规则,是为了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人际互动以及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其实规则很大程度上是“教养”而非“禁止”。
3、如果要求孩子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往往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如果老师再严厉一些,更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一方面他们没有办法遵守这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老师,甚至父母的批评,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这样会导致陷入恶性循环,行为问题越来越多。
4、“温柔而坚持”的基础是和孩子的感情连接、对孩子的理解。其实这件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且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和孩子僵持,温柔的僵持依然是僵持。父母需要做的是理解宝宝,以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我理解的温柔,不是说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持,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心得】温柔而坚定,如何温柔,如何坚定?
一提到为孩子建立规则,相信爱学习的父母都知道一个词,温柔而坚定——要语气温和的告诉孩子,你必须按某个规则去做。
但是实际上,我们有时会发现,温柔而坚定,最后的结果竟然变成了僵持,孩子大哭着说,我要怎样怎样,父母则温柔的用同一个表情、同一个语调反复说着同样的话,这场拉锯战最后总会有两种结果——或是孩子哭到累,妥协了;或是孩子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父母受不了,认为孩子非常不听话,摘下面具,指责孩子。
这种情况下,父母真的是温柔的吗?温柔而坚定,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一个词,背后却是硝烟四起的力量较量。
为什么情况会变成这样呢?
僵持的背后,实际上,父母嘴巴上说着,我理解你,我知道你想怎样怎样,但实际上内心却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孩子的感受。这可能是因为父母从小不被认同、或者一直被压制了情感的表达,最终导致了他们不能真正认同孩子的情感表达;也有可能是,父母仅仅把“温柔而坚定”以及一系列的方法看做了一种套路,用来套住孩子听自己的,此时他们的内心戏是,我已经很理解你了哦,你怎么还不按我说的去做!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敏感的,他们能感受到,父母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用哭闹、尖叫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而父母则认为,他们是“不听话”的、“不接受恩赐”的,从而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愤怒。
也有一种可能是,父母坚持要求孩子遵守某个规则,但是实际上却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那么孩子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挫败感——我知道我做的不对,我觉得我应该停下来,但是我做不到。
有一次,我忙着工作,但是嘟宝每隔2分钟就来找我说,他要吃neinei,他要我陪他去看电视,他要我帮他去拿东西,我知道,他其实是无聊了,而且的确他是在用一切办法赢得我的关注,但是我自己非常的忙,的确没有办法去陪他,我就说,那你去找爸爸陪你吧,他就哇的哭了,一直反复说,我不要爸爸,我要妈妈,不给neinei,抱抱也好,我不要爸爸。于是,我最后还是给了neinei,然后问他,你知道妈妈工作的时候不可以来找妈妈玩的,对不对,他说知道,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来呢?他回答说,因为我想你啊……
这种情况就是,虽然我知道我应该怎样做,但是我做不到,或者因为我的能力不够,或者因为我的本能就是让我做你认为不合适的事。
于是,我回答他,妈妈知道你非常想要妈妈陪着你,但是妈妈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不能去客厅陪你,或者你是否愿意在妈妈边上坐着画画吃东西,你来陪妈妈,好不好。最后,他同意了,坐在边上画画,然后等我工作完成,再一起玩。
所以就如作者说,温柔而坚定的关键,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做法——什么表情严肃,表达共情,确立规则。更多的是,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在底线上去灵活变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