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打佛七,保持好奇心
之前参加了文殊院的共修法会,一直想写篇感谢与感悟,然后有着拖延症的我直至今日才动笔。
其实,参加共修法会之前,我才百度了打佛七的含义“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至心一处,以求克期取证”。半知不解,便带着好奇心无知无畏地去了。第一次穿海青,第一次专心念佛、绕佛、礼佛,第一次打坐、止静、默念。不懂规矩,不知礼法,不会跪拜,师傅、师兄们手把手教;不解佛法,不知奥义,不能静心,师傅、师兄们以身示范。
如果说,此次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那么绝对是大家的虔诚之心。特别是第一次大家唱诵大悲咒时,声音之大、速度之快、气势之足,简直把我惊到了。众师傅、师兄们对于佛经如此熟悉,简直信手拈来,张口即背,一背一诵间形成了悠扬的乐谱;而我,简直就在听天书,拿起经书,找不到经文,即使经指点找到了经文,又对不上具体经句,还不识字,甚至眼睛看经文的速度还跟不上大家吟唱的速度,使我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智商,简直被自己给蠢哭了。
后静下心来反思,想想或许只是熟能生巧罢了。可是,怎样的一颗虔诚之心才能熟能生巧到这个地步。于是,又逐渐产生了探究之心,开始观察周围师傅、师兄们的一言一行。发现,师兄们早起集会时,也会有情不自禁说话,无法止语的时候;坐念止静,也会有遏止不住睡意,眯眼打盹的时候;殿外行径,也会有自然而然摆袖,失去威仪的时候;带队师兄看在眼里却不忍责备而纠结的时候;义工菩萨害怕我们晚起而不断更改甚至提早敲门时间而尴尬的时候;彭师兄深知有人怕热有人怕冷却无法解决空调问题而无奈的时候…
原来,我们终究都只是凡人。只是,不断摒弃毛病,纠正习性,打破原有旧习惯,建立新习惯的过程。而我,则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力行的感受到了习惯对我的影响,止语的好处。“止语能清心,静心生智慧”,对此,我深信不疑。
感谢文殊院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这个完全不懂佛法之人有了一个了解的平台;感谢各位师傅师兄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义工菩萨们的辛勤付出。当然最后要感谢下自己,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心,即使不能理解也会去尝试体验而不妄加评判;依旧维持着最初的意志力,即使异常艰辛也不会轻易放弃。
愿我们都能去爱,去看,去体验,保持最初的好奇心,始终积极乐观,热情洋溢❤️
止语能清心,静心生智慧。共勉!
(Ps:因初出茅庐,资质愚钝,不懂佛法,以上见解若有不周到之处,还请更正。
另外文殊院早上的稀饭实在太赞了,我可以连吃两大碗。所以,可以去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