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很多店铺都开门了。路上的行人明显多起来。十字路口的商店放了很喜庆的音乐,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正街上一排排卖土特产的小店铺,烧饼字样很大,各种包装的都有,依次排着。旁边是卖各种炒货的,瓜子、花生、米糖......
下过雨,空气变得清新。云层很厚,太阳躲着出不来。
临时起意去渔梁坝,一摇船的老板问是否坐船的,可以看风景,上次有个人拍了照说回去裱好挂起来了。哦,那是真的美。笑言谢绝,我喜欢走,走走停停看看,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路上,一棵玉兰树开出了花苞,记得中学时买的明信片上印的图片就是含苞欲放的花朵。那时候流行的,人云亦云的买了,那时觉得真的很漂亮。而如今,看到一个个小小的生命,想起绽放的样子,随即听了汪峰唱的《怒放的生命》。
公园里的迎春花开了,绽放的样子真好,小巧的花瓣上全是水珠,娇滴滴的,生机勃勃,又安静又孤傲。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着,不紧不慢,生而为花,向美而长!经过寒冬的洗礼,开得更加艳丽。愉悦了他人,自信了自己。
还有几树的梅花,迎春开放,形态优美,香气清幽淡雅。阳光照耀下,引来了无数蜜蜂,招蜂引蝶,魅力无穷。
立春过后,各种花鼓足了劲,争相开放,但只有迎春花、梅花才开得这么好看。缓缓地,从容淡定而来。我,着实饱了眼福。
有时候,生活中的美,只有在慢下来的时候才会发现。
一刻钟后,到了渔梁坝。渔梁是歙县的一个镇,渔梁坝是建在练江上的水坝。练江的上游是黄山的各支流汇集而成,下游便是新安江。
渔梁坝,开放式的景区,游人可以随意穿梭。满是青苔的石板,还有锈迹斑驳的锁、门窗,可看出这里的建筑已经有一些年份。
渔梁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垒砌的建筑方法极为科学。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用如钉的坚石墩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元宝钉。上下层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燕尾锁”锁定,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保证了水坝跨江而卧的坚实。
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坐在河滩边的石堆上晒着太阳,听着坝上水流由上而下疾驰而过的声音,壮观,画面很美,不禁感叹工程的伟大。
三三两两的旅游团来了又走,孩子们在河里捞着,在河滩上嬉戏着,来来往往,一派热闹的场面。
时间已过下午1点,原路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