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嶂,古树婆娑,一弯溪水绕村而过。山花飘香,炊烟袅袅,让人恍如置身画中,好一个世外桃源。
简庄在这小山村支教一年半了。她第一次来到山区小学,是替奶奶完成最后一次捐款。
奶奶一直在为这个深山小村庄捐款多年,临终前委托简庄把最后一次捐款亲自送到小村庄。
从省城到星月村,车子整整跑了8个小时。
漂亮的小学建在村子的南边,小学大楼是奶奶捐建的,奶奶的大部分资金都捐到星月村。
简庄带着奶奶的重托来到星月村,见到了星月村小学校长徐华。
40岁的徐华是本村人,中等身材,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他热情,朴实,浑身透着一股向上的活力。
提起简庄奶奶,校长徐华禁不住热泪盈眶。他有些哽咽地说,没有简庄的奶奶也就没有他的今天。
徐华缓了缓,点了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慢慢讲述他的往事。
父亲在他10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他刚过12岁的一天突然失踪了。
村里传说,他母亲是跟着一个进山里收山货的外地男人跑了。
后来听他大伯讲,母亲迟早会走的。她是被人骗到大山里来的,平时母亲很少说话,常常是一个人呆着流泪。到他家里时,己有些呆呆的。
当母亲来到这个家时,憨厚的爸爸待她极好,母亲逐渐恢复了正常,可当爸爸病逝后,母亲又有些发呆。
打猪草,干农活,做饭,洗衣。徐华都会干,他希望给妈妈减一些负担,可妈妈有一天还是消失了。
父亲有个哥哥,哥哥做了邻村的上门女婿。
父亲过世后,大伯还是每个月回老屋看看,给点生活费他们。爷爷在徐华爸爸5岁时病逝了,奶奶早年改嫁了。
父亲和大伯是孤儿,徐华也是孤儿。
徐华非常好学,除了把家里的事干好,有空就学习,聪明的徐华考试总是班上第一名。
徐华初中一年级时,大伯出车祸去世了,唯一的亲人,大伯也离世了。徐华象汪洋中一叶孤舟,眼看就要辍学了,好在简庄的奶奶一直资助,让他大学顺利毕业。
本来大学毕业的他可以不回深山的小村,但他知道山高路远的家乡小学老师稀缺。
万里迢迢的素不相识奶奶为了山区孩子能读书,每年都资助孩子们,还捐款建小学。
想想可敬的,无私的资助他的奶奶,他毅然地回星月村了。
徐华回星月村小学,他以学校为家,30多岁才聚妻生子。
妻子是邻村的一位善良的姑娘,知道徐华的事,不嫌他家贫,嫁给了他,现在在学校给留守孩子做饭。
听完徐华的故事,简庄唏嘘不已,更是敬佩有着坎坷人生的徐校长。
徐校长接着介绍学校的情况,知道学校在方圆十几里,小有名气了,只是太过偏远,难得留住好老师。
当地教育部门每年也会抽派县城老师来这里支教,可好老师还是缺。
看着侃侃而谈的徐校长,他对学校的敬业,对孩子的爱,让简庄感动。
真替奶奶高兴,奶奶就是一束光,点亮徐华的梦想,徐华又把爱的梦想洒向大山的孩子们。
简庄希望也做爱的传递 人。当时决定留在星月村做老师。
简庄终于明白,奶奶为什么要她亲自到山里来一趟。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人生就是在得失中行进,生活中有快乐和幸福,也有痛苦和悲伤;当你正饥寒交迫,有些人也在水深火热之中。
没有谁能逃避,坚强起来,振作起来,做点有意义的事。
自此,简庄完全静下心来,在星月村做起了"孩子王"。
学校有100多孩子,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里的父母有80%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
简庄教四年级语文,教五年级音乐,孩子们单纯可爱,求知欲极强。
简庄喜欢孩子,更喜欢这一方青山绿水,还有这里朴实的山里人。
乡村的夜晚充满着宁静,微风吹过,树叶摇曳。
校舍里,灯光下,简庄正低头在沉思,然后用笔在本子上勾画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