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老师,我老是有一个问题困扰:当一节课内容不够一个课时,剩下的时间拿来干嘛?让他们自己玩,算了吧。他们吵起来,校长会来找我的。
有经验的老教师会告诉我,你让他们做点相关练习题或者做些其他与科学相关的内容。当然,这能成为老教师的法宝肯定能派上用。虚心受教,用心操作起来。
但静心下来反思,从辩证唯物主义观来说这是不是有点过于形式化,为了填满课堂而安排的填满课堂的活动。那是否能在剩下的5分钟起到强烈作用呐?
在此,我有些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起因也是突发的,是某一次在课堂上突然的灵光一闪。
那一节课堂是在五年级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常规操作:教室内小组分组坐好、小组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加分减分,这一切的流程都是那么的自然常规。
但这一堂课与其他时候不一样的是我的衔接用语做了更多的情景铺垫。我在给他们营造一个回答问题时的故事氛围。比如说:在引入食物链的时候,我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我们所有人成为农夫,都有自己的菜园子,然后我们种上小白菜。那肯定的,我们的土地里面就有蚯蚓。这时候我们为了喝鸡汤,还喂养了几只老母鸡。那请问这一段话中出现了几种生物?这几种生物有什么联系呢?”当时孩子们对这一个情景小故事非常的感兴趣。当然让他们得出食物链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前情预知。但是他们能够更容易得出吃与被吃这一个简单的关系。
这样因势顺导就可以继续我的衔接用语,一环扣一环,把整个课堂的饱满度就给填充起来了。
课堂饱满度对孩子们的听课状态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而听课状态就直接影响了听课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我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衔接用语的情景铺垫,帮助课堂饱满度的达成课堂饱度的提高,就能够直观感受到孩子们的听课状态是非常的高涨激昂并且维持的时间相对长久。当然在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为了去情景铺垫,而过于注重讲故事。我们需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不能过于形式化。
真诚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