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未动笔,以致于今天必须写点什么。
时间就这么多,每天要应付工作,还要抄经、看书、写文章,关键还不能让自己受累,没什么紧要事,睡个懒觉补充体力,去公园跑跑步,都需要时间。最近迷上《书谱》和工笔画,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整个下午、晚上都耗费在笔墨上。
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成为最近没写作的重要原因。并不是不再喜欢写作,皆因一切都在变化,这时候我更愿意沉迷在丹青翰墨之中,一笔一划地描摹、临习。王羲之曾说,他的楷书和钟繇分庭抗礼,自以为还稍强过钟繇;而草书还是张芝略胜一筹,但王羲之显然很不服气。他说张芝勤习书法,以至于其家门前的水池尽墨,若果他也能像张芝那样用功,必不比张芝差。
相比王羲之,我自然服气。但也曾暗自思量,年少时的兴趣爱好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才有机会付诸实际行动,若果三十年前我能自主内心,能够随自己所爱临池不辍,想必今天的笔墨之功也不会如此不堪。不求直追二王,只求在笔墨浓淡之间渲染一番属于自己的心情,哪怕耗费整个青春,或许也可换来一幅可贵的水墨丹青。
俱往矣,来日可追?
世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如果。如果的果不是正果,正果在当下。《书谱》有云,“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如今的我就是这个样子,再多的如果也无法将我遣返到从前。所有的因缘和合成就了现在,现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不好的只有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还是一根实心木头,还在暗无天日的洞穴里,却在耻笑别人开豪车、住豪宅。
孙过庭一生穷困潦倒,四十多岁就暴病身亡。他没开过豪车,更没住过豪宅,但他明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者,造作也;质者,质朴也。只有文和质相得益彰,才得以成为君子。
孙过庭的《书谱》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双壁”。一是其内容,仅上卷就三千七百余字,乃书法理论的鸿篇巨著。二是书法成就,乃后人习草的必临之帖。其好友陈子昂更是称赞其书法堪比汉魏钟繇。
这些天紧赶慢写总算将《书谱》完整地临了一遍,虽仅在草书字体结构和笔画的“执使转用”上浮光掠影,但其中的妙语警句却如灵光乍现,不禁啧啧称奇。在我看来,《书谱》者,绝非“双壁”可以涵盖。
说它是一篇论文,仔细端详却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说它是一本经世墨宝,内里却暗藏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孙过庭引用《孝经》里的故事,说古时候的圣贤曾子在路过一个叫做“胜母巷”的地方,认为此巷名有违孝道,拒绝入内。而王献之却毫不客气地说他的书法比他父亲王羲之的强,还说时人不懂得欣赏。这种弃德行而不顾的书法,为孙过庭所鄙视。
孙过庭还说,君子立身,务必致力于根本的修养。扬雄说诗赋乃为“小道”,胸有壮志的人不会只搞这一行,何况专心思考用笔,把主要精力埋没在书法中呢!那些全神贯注下棋的,以“坐隐”的美名标榜自己;那些逍遥自在的垂钓者,能体会“行藏”的情趣,但这些都无法和书法相比。
书法有宣扬礼乐的功用,并具有神仙般的妙术,如同陶工揉和瓷土塑造器皿一般变化无穷,又像工匠操作熔炉铸锻机具那样大显技艺!酷好崇异尚奇的人,能够欣赏玩味字书体态和意韵气势的多种变化;善于精研探求的人,可以从中得到潜移转换与推陈出新的幽深奥秘。撰写书论文章的人,往往接受前人的糟粕而不知;真正精于鉴赏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华。经义与哲理本可溶为一体,贤德和通达自然可以兼善。汲取书艺精华借以寄托赏识情致,难道能说是徒劳的吗?
都说书如其人,文如其人,孙过庭以一篇《书谱》塑造了一个“信贤达之兼善”的智者。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人之书法绝非今人所理解的书写之法,此乃修行之大法也!古人之道我等荒废久矣,以何御今之有?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三十年前的烂摊子,我也该收拾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