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吗?还是恰恰相反一切都很复杂,其实复杂的也许并不是这个世界,可能只是我们的信念和想法,你愿意给自己换一副新的“眼镜”来看这个世界吗?
推荐最近看完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整个人就释然了很多,突然觉得被一些人讨厌也没什么,可以放心舒适的做自己,终于不用再去讨好任何人,为了获得认可而小心翼翼,这样的感觉真的好轻松,好像捆绑自己的绳子松开了一些。就像书中指出的“任何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只要我们有勇气走进自己正真的内心,有勇气活在此时此刻。
假如在你的心里可以充满两样东西,你希望是什么?我希望是爱和勇气。因为爱是所有美好事物的源泉,勇气是所有行动的助推力。《被讨厌的勇气》,主要是通过一位哲人和年青人的对话,来探讨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
书中分享了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我们一切的烦恼都是源自于人际关系。让我深受启发的有很多。在这里我想分享四点。
第一是“原因论VS 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里支持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表面上我们看着好像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其实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可能是由于我们想要这个结果在先,而自行创造了很多原因。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我们觉得他对我们很不友善,然后我们就会找很多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个目的论很好,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结论觉得这个人很好,那我们就会主动去发现他的很多优点,其实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会抱怨别人各种不好,也许就是一开始我们已经下了他不好的结论,然后我们才会更容易发现他的各种不好的事件。
第二点是课题分离,就是要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就像书中的例子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水边,喝不喝水是他的选择和课题,我们不能强迫它喝水。我们太多的苦恼就来自于我们太想要控制马,把他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我们要学会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第三点就是获得幸福的三个缺一不可的整体: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自我接纳让我们真正接受真实的自我能够自立拥有我有能力的意识。他者信赖是在我们完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能够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伙伴而非敌人。他者贡献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贡献感,让我们感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知道我可以在这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获得幸福感。
第四点是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很多时候我们要么活在对过去的懊悔中, 要么活在对未来目标的畅想追随当中,却忘记了我们活着的此时此刻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只要我们每一个此时此刻都充实就已经足够。
这本书真的很棒,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也许有些观点对我们过去的思想带来了冲击,但当我们开始认真思考,也许就像作者说的一样,无论我们在什么年龄,都可以改变,随时都可以获得幸福,相信我们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