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猫叔的饭团里看到水湄物语的故事,再一次颠覆了我对宝妈的认知。
她是三个创业公司的股东、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虽然如此,她还可以一周写五篇公众号文章,一年看100本书。她说只要时间管理的方法对了,一天就能拥有192小时。
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会合理利用时间和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差别还是很大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把24小时活成48小时,而是别把24小时,活成12小时。
下面分享今日晨读介绍的几点方法,助你更高效的生后和工作。
抵御干扰
01与外界隔绝
尽量在固定时间内为自己制造一个远离外界的环境,比如一周花一个上午的时间给自己独处,这个时间不接电话,不回信息,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或者在一天中抽出半小时用来读书、写作、运动或者冥想,这段时间内告诉家人不要来打扰自己。
02抵抗网络诱惑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了我们太多的诱惑,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每天不是在电脑面前玩手机,就是在手机面前玩电脑”。细算一下一天的工作时间,假如一天工作8小时,粗略估计一下,能真正专注工作四小时以上的少之又少,其他时间都被用来看弹出的新闻、逛淘宝、刷朋友圈,用微信闲聊。这些不能让我们进步的事情消耗了我们一大半的时间,
好不容易下班了,你以为你就逃脱互联网的魔掌了?并没有,工作了一天真累,看一集电视剧吧,看会小说吧,玩几把游戏吧,一看10点了,该洗洗睡了。
这种生活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进步,唯一的办法就是关键时刻戒掉网络。工作时,把手机放在包里,尽量不要拿出来。新闻弹出来时,不论内容多么诱人,都要关掉。如果你不需要用到网络就可以工作,就干脆拔掉网线,集中精力先把任务完成再来开。
03固定时间上网
毕竟我们不是古人,完全做到不上网是不科学的,那就想想你一天中哪个时间段做事效率是最低的,比如我,就是中午,吃完午饭就想放空自己,那么可以利用午餐后午休前的十几分钟,刷下朋友圈,看看国内外新闻。
科学规划
01时间尽量细分
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粗略估计时间,比如晨读要花30分钟、早餐要花10分钟,上班要花20分钟,你以为你一早上就只花了一个小时,可你早上7点起床,到公司9点,明明花了两个小时啊。这就是时间漏洞。你没有把每一分钟做的事情考虑进去,比如你虽然7点起床了,可是你还可能赖床5分钟,找衣服5分钟,化妆10分钟,和家人聊天3分钟······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虽然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但也占据了一天中很大一部分时间。
为此,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尽量把时间细分,具体按多长时间分,因人而异,可以是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看清楚我们一天的时间花去哪里了。
02根据效率合理安排深度工作
做完这个表格之后,我们可以挑选出一天中最高效的几个时间格来做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上午的10—11点用来写策划案,晚上的9点——11点用来看书写作,那么就在相应的格子里写好内容,这几个格子是明天雷打不动都要做的事情,其他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不需要规定的太死。
此外可以给自己制定一张表,每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就打勾,或者给自己打分。看到自己的成绩单,会更有欲望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