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真放本精微
邀友人观《影》,恰好她手里有两张票。一拍即合!
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没看够!不谈故事,舍本逐末,只说说我所看到的视觉的美。
片名
片名《影》的书写,劈面惊艳!起笔的凝重,收笔的飘逸,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有武侠之魂的通透,亦有中华古典美学的洒脱。这样的题字我在哪儿见过?对,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陈可辛的《武侠》,篇名题字都隐隐透出这种风格。
回来百度,果不其然!
书写者叫许静。
少小学书,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她的小楷《道德经》呼吸畅达,节奏自然。她的行楷《斗茶论》,用笔潇洒利落,体态大气从容。她临王僧虔的草书《书赋》,饱含生命的热烈和跳动。她举办过《纵横可象》个人书展。她的书法“有酒的微醺、茶的清香、诗的沉醉、武术的张力,灿烂又孟浪。”因层次之丰富焕发出艺术之神彩!
演员邓超
小鲜肉横行的年代,邓超不娘、不装、不作,活得自我、烂漫。在这部影片里,他一人分饰两角:都督子虞和影子境州。在两个角色间自由转换,毫无违和感。他是一个天才的演员!看了资料才知道:
2017年2月9日,邓超体重只有72公斤,通过2个月不停吃火锅、吃夜宵和运动健身,最后在进组前达到83公斤,且全身都是肌肉。“境州”戏份杀青后,导演张艺谋给了邓超20天的时间,瘦到一个病夫,再回来演子虞,把所有两个人同框的戏全部重演一遍,所有的演员全部回来,重配合一遍。邓超每天遵守营养师食谱,连续15天每天仅摄取800大卡,最少一天只吃2个鸡蛋,在片场多次因为低血糖晕眩,邓超杀青时体重仅63公斤。
天才来自敬业,来自自律,来自克制。
色彩
张艺谋是运用色彩的高手,曾在电影里把红、绿、黄等色彩用到极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在《影》里,他选择控制色彩,所有的服装、道具、场景尽量呈现黑白化,但又不是纯黑白。墨分五色,这部电影最终达到了像中国水墨画的感觉。电影中的大部分实拍戏份都是在真正的阴雨天拍摄完成的,水晕墨章,如兼五彩,气韵生动,古雅有致!
服装
服装对古装戏太重要了!我曾看过艺术家叶锦添的人物专访,他说:“东方美学是需要沉淀的,努力寻找东方美学千年文化的源头,才能找到新东方美学文化的实质。”
在《影》这部电影中,为配合这部影片的整体风格和色彩基调,服装设计陈敏正和团队光是为人物画图就用了9个月时间。我也查到了一些资料:
最开始影片的定位是彩色的,但是导演想尝试一下各种各样的人设形象。于是,他画了一些抽色的,饱和度在30%、50%不等的人物图,再跟导演去探讨,最后导演想尝试无色的,又做了一批黑白灰的图案,导演最后提出来加入一些中国风,有国画晕染的感觉。因为网上现成的黑白灰的图案纹理像素都太低了,陈敏正只好自己做水拓画。他们做了几百张,将近上千张的水拓画,用来作为服装方面一些肌理和文案的一些图形。
《影》里的服装造型在设计上以汉服为基础,服装柔软,飘逸。领型是汉代最简单的交领上衣,不去做任何领型的改编和时尚元素的注入,都是典型的汉服风,但是整个面料的晕染,国画泼墨的大小、位置,这是有设计的。片中有很多场景是在风中雨里,在材质的选择上,见风能飘逸起来,但见雨又不能塌。服装都要单独去做制版印刷,每个人的衣服都有不同韵律的一些泼墨,像国画一样,有特别不具象的那种花型、文图。
以前看电影,我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故事情节,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当我知道有时现实比电影更精彩时,我可能更关注这个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也许,这也是我这个假期静静地阅读《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之后的本能的一种反应。
刚刚获悉,《影》入围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变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音效等12项提名。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组成的专业的团队来做事,岂有不成之理?
始知真放本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