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学天下的明代,王阳明创建了心学。
其后又在无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以世人难以想象的时间、兵力和财力圆满的完成了南赣剿匪,还有之后的平定宁王、广西戡乱。王阳明的心学真有这么厉害?
读完本书时,个人觉得王阳明的心学和佛学中的理念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作者不断的在说禅宗是枯禅,没有实践,实则,不尽然。我更多想法还是在知行合一上,好像大多人、自己经常也是,总希望先知了,然后再去行。可知识那么多,各种班级、微课、大咖分享,目不暇接,事后真有去实践、去思考吗?不到事上磨练、验证,终是枉然。
本书生动有趣,王阳明的心学告诉了我们一些极易被忽视的真理,可以一读。这篇分享分为王阳明的心学和军事能力两个部分。
正文
在故事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理学和心学:
理学和心学共同目的:存天理(遵循一切行为的规范),去人欲(不合理、不正当的行为和欲望)。例如,饿了吃饭是天理,但非要吃鱼翅鲍鱼就是人欲。
程颢-陆九渊 心学:一切都是心的问题,只需在自身上下功夫。
程颐-朱熹 理学:必须要时刻约束自己,让外界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心。人生应该严肃。但这太过于严苛,难以做到。
以“格物致知”来说:
朱熹理学:“格”是探究,“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致”是求得、获得,“知”是知识。
王阳明心学:“格”是正,“物”是事,是意之所在,“致”是停止、实现,“知”则是良知。
总结:理学倡导从外面寻求知识规范自身,先探究,后用心。如果并不匹配或是寻求到的不对时该如何?王阳明心学则认为首先要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是有必要去寻求的,然后才去寻求,先用心,后探究。
所谓心即理:
即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本心的想法来做事,不要矫饰,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要到心外去寻求。
所谓致良知:
指按良知的本能指引去为人处世,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人人都明白,但也容易被轻视,也难在很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没有不动如山的定力。多年后王阳明心学的衰败也正因如此。
致良知与直觉:
直觉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大概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致良知是听从良知的指引,也就是直觉。不能致良知一是因听而不闻,二是虽然听到了,可一定就对吗?一思考的时候就已经掺杂了私欲,容易迷失方向。
所谓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如果只学问思辨,没有去实践,那就不是真的知,如果只去实践,而没有学问思辨,那就不是真的行。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其实,有目的性的思考本身也是行。
王阳明在军事上有三个过人之处:
1.不重形式,只重实质
2.以毒攻毒,以贼攻贼
3.心理战,真真假加、虚虚实实,让人摸不透路数。
其实王阳明的用兵之道早在跟许璋学习兵法时就已既定,即:攻心!在后来的剿匪和平定中也正因抓住了对方人性的缺陷才得以成功。
分享几则经典的言论:
1.不应该在不擅长的战场上和敌人较量。现如今的商业竞争同样也应扬长避短,转向自己的领域尽力做到极致,这才是赢家。
2.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世间一切瞬息万变,拿从前的经验对待新出现的事物是胶柱鼓瑟。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对事物下判断之前理应有客观且充分的了解。
3.一个没有信仰支撑,纯靠利益结成的团队,一旦灵魂人物消失,势必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在选择公司时同样适用,没有企业文化,没有相似的价值观,那真的很难长期走下去。
4.靠别人永远不靠谱,人生在世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自己,你越倚仗什么,那个“什么”就会越让你失望,这是一种弱势文化。
5.人面对事情时如果有侥幸心理,必定失败。有人能侥幸躲过,但大多数人都躲不过,靠运气谁也谁不准。
6.人因性格、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看待事件时的态度就会迵然不同。因此,在对同一事物不同看法时,不应攻击他人,世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价值观不同而以。
7.说服对方的成功率,在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如果能针对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运用不同交流方式,自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即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