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正在上班时很突然的接到了姑姑电话,问家里有没有人,说要过来玩。问得我心里一愣:他们怎么有时间过来玩,是有什么事吗?平时他们家干农活比较忙,再加上离我们家也有点距离,所以平时没什么事情是不会怎么串门的。后来才想到可能是来“送节”的。晚上回到家也证实了我的想法。
我们这边把“在节日前带上一点礼物走亲仿友”称作送节。这次他们来在中秋节前来玩就是送的中秋节。中秋节有许多别称:这这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也称“八月节” “八月半”。有的地方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
最早对中称节的记忆还是停留在姑姑们买两斤肉还我们家玩。印象特别深,因为在那个平时很少买肉吃的年代只有在这个时候能泼辣的吃点。吃得最多的就是韭菜陷饺子了。都是奶奶自己剁陷,自己擀面皮。而我和妹妹就在旁边看着。如果事先知道下一餐要吃饺子,上餐就会不吃或都少吃一点,把肚子留着吃饺子,以为这样就可以多吃一点。说给家人听带来的是一阵笑声。还有一点记忆也是特别的深:在月亮下吃月饼。那时候对月饼也是一样馋,在白天时就想吃姑姑们带来的月饼,但奶奶就是不给,说要等到晚上月亮出来后才能吃,而且还一定要在月亮底下对着月亮吃。那时候不懂而我们也照着做了。中秋节对着月亮吃月饼也许在古时候有个什么说法,但现在的我们是不知道了。晚上街道上的亮着的大灯和天空中被污染的大气冲淡了中秋节那天晚上月亮的亮度,也冲淡了中秋节那天应有的节日气氛。
等到上学和上班后,也一样很期待中秋节的到来。不过味道却变了。如其说期待中秋节的到来倒不如说是期待中伙节假期的到来。上学时最想恋的事情是放假,像这种传统的节日当学生的也可以跟着休息。读书那会村里就没有多少人了,大部份都出去打工了。象征团圆的中秋节也很少有人回来。人少也就睡得早,遇到天气好的中秋节一样的可以看到圆而亮的月亮,只要想吃一样的也可以吃到月饼。这时的吃只带着尝尝的心态,也不会傻乎乎非要等到晚上在月亮底下对着月亮吃。更是没有人给你讲关于月亮故事的人。最多不过端个凳子坐在门前看月亮,听虫叫。现在看来以后很难有那种生活状态了。上班以后也知道有中秋节,但是很难联想到会走亲访友的送节,最多不过打个电话回家问候哈,有没有弄点好吃的。
我小时候听过长辈讲关于中秋月亮的故事,但不记得了。我在想,将来有一天我女儿问我为什么中秋节节月亮那么大那么圆我该怎么回答呢,传统神话故事已被我们这一代慢慢的丢失了。中秋团圆的寓意在这个时代的中秋节中已找不到,也许以后中秋节就纯脆是一个节日了。已不再包含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