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地的一份文件引发关注。
由当地市金融office牵头,联合各监管机构,对该地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进行全方面的摸排了解。
文件指出,从2023年3月1日起,全市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不得销售新增非标理财。谁销售,谁追偿,并且制定了当地存量业务化解期限,今年6月底存量压降25%,今年年底压降一半,2024年10月底基本清零。
也就是说,当地把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非标业务给堵死了。
能这样发文的城市,反而是比较高资质的地区,一般是这种玩法整出过问题,现在不让玩了,当地目前又有那个实力去压降存量业务,并能保证整个市场平稳过度,不然一刀切只会适得其反。
根据猜测,这大概率说的HZ的事,并且不仅仅是局限于该市,后来扩大到全省都这么做。
原因是,有些财富公司早些年在这个区域做了很多属地,因为是做属地,所以有些管理人在当地积累了相当一部分买城投的客户。客户积累起来后,当地市场接受度高了,这些财富公司就在当地大街边上开了门店玩。
更早些年时,当内地的老百姓还不知道城投是个什么事物的时候,人家这个区域就玩的风生水起了。当时整个金融市场一些规则还不够完善,这个区域地方上胆子也更大,直接把城投融资的展业放到公交车站台上和地方的报纸、电视台上,开起门玩,自然比现在关起门玩传播度更广,知道有城投这个事物的人更多。
当然这种玩法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现在是不允许在公共场合宣传,所以早年间这个区域知道和买城投债的人就比较多。过去一二十年,国内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基建发力,这个区域的第三方机构和玩城投债的人,实际上也是享受了很多福利的。
但是后来这个区域的融资成本不断走低,早在四五年前的时候吧,这个区域的非标融资成本估计就只有七点几,到了现在,这个区域的非标大部分都只有五点几的成本,只有比较弱的区县且比较弱的平台成本才能上6%。
随着收益的不断降低,有很多投资人不满足于当地城投的收益,于是第三方财富机构就带着当地的投资人去买了比较多的YG地区的非标。但YG地区比较穷的地方,非标展期的案例实际上还不少,当初买属地的这批投资人,基本上很少遇到过这类情况,因此部分投资人不接受这类现状后,向当地反映这类情况的案例多了后,这样文件也就跑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ZZ系自从实控人2去世后,下面的几大财富管理公司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去年年中就有渠道信息反映其第三方财富公司遭监管上门检查。这几大财富公司管理的盘子很大,之前都是非标为主,且业务比非标类地产居多,现在地产不行了,加上之前的玩法,因此目前这块积累的风险是相当之高的。
现在这个文件出来了后,懂的且聪明些的投资人还是有可能提前跑出来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降低未来这块风险爆发后的影响。提早发现危险,才能躲避危险,就好比一棵大树,外表可能依旧完好无损,但树心已经被虫蛀了,这时候来一阵风,很有可能就把树给吹倒了,为避免和减少波及,还是尽早远离为好。
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还是会以标债为主,标债才是主潮流。当然一些不具备发标债条件的地方也会发非标,总要给别人留一条活路,因此未来非标估计也会小打小闹的间断性长期存在,偶尔小玩一下也无妨。
目前标债更多的还是在摸索和验证期,需要我们这些探路人去深入了解里面的门道和规律,路都是趟出来的,经验也都是积累出来的,实际去探索后,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