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华因为父母吸毒入狱而被安置在之家。送来的转介单里,主要问题写着小华是易怒、容易与同学口角、人际关系不佳的孩子。小华第一次和我见面,似乎打定主意不理我这个大人。经过一些时间和我的观察后,发现我对他的问题故事兴趣似乎不高,连提都不提,更没有打算去修理这些问题。因此慢慢开始跟我熟络,找我一起玩游戏。
要建立叙事的对话氛围,助人者要充满好奇与不预设立场的态度来探访孩子的世界。我们经常说在咨询中态度比技术更为重要。是的,当你在与来访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当你没有放下内心的评判,无论是眼神和语气都没有让来访者感知到你对他生命故事的好奇的时候,来访者是很难去打开,把他成长过程中“没说出、没被听见”的好故事愿意一一向你呈现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生命故事是闪亮而荣耀的。只是在我们成长为那个美好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那些在某些标准下的“问题故事”:人际关系不佳、脾气比较暴躁、不够合群等等。当我们在和他交流之前就把这些标签贴在他的身上时,如何才能让孩子的那些美好的故事流淌出来。
这里让我想起了上学期遇见的小江同学,一个在同学们眼中的“瞌睡虫”“脾气暴躁”在老师眼中“很另类”、成绩不是很好的女孩、一个让生活老师特别不喜欢的姑娘。
似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这样一个女孩,似乎这个女孩真的应该从这个班级消失的女孩。我很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当我打电话给妈妈时我才了解到这个女孩为什么那么好睡觉,因为身体受家庭遗传的影响,患有轻度的嗜睡症,而医生在这个年龄却不敢给她用药;当我问及其他任课老师,是不是所有学科成绩都是不好的,有历史老师说她历史还挺好的、语文老师说其实她很喜欢阅读课外书、道德与法治老师说其实她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我问寝室的其他同学,她除了脾气不太好,她有别的优点吗?同学们说其实她还挺大方、很宽容别人的,有好东西也懂得分享。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奇与不预设立场,当我们不是去看这个学生“问题故事”时,她才会敢于选取在过往经验中那些美好的故事和你分享。
还记得小江同学和我们分享过她是如何参加合唱团的,她又在小学上学时读过哪些课外书,参加过什么征文活动。。。。。只有当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她的同伴听到她的美好故事,大家才会慢慢改变对她的看法与认识,而不是总是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她,甚至孤立她,让她没有力量去走出困境。
在孩子这个年龄阶段,同伴对他们的影响特别的重要,他们渴望友情,渴望得到朋友们的认同,当她与周围人的关系好了的时候,情绪就会稳定,这样她才会有专注度在学习上。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责怪孩子学习不够努力,而没有看到在孩子学习不努力的背后,是什么影响着她的学习,是什么耗去了她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经常说,学习是个副产品,她周围的人际关系、情绪状态、时间管理等等才是影响她学习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