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胖孩越来越多。2015年,全国少年儿童健康体重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受访的少年儿童中,过重及肥胖状态的人数达到16.8%。
孩子发胖怎么办?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㈠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① 肥胖导致糖尿病
读小学五年级的女生小洁,身高1.5左右,体重竟达80㎏,典型的肥胖体型。小洁从小酷爱甜食,稍大点尤其爱吃大肉。她的饭量很大,五年级时的饭量已和大人差不多。小洁的父母认为孩子能吃是好事,长大又胖又壮是健康的表现,因此没有特别控制孩子的饮食。
后来小洁的体重突然下降,至少瘦了5㎏,家人这才开始担心,领她到医院体检。结果显示,小洁患上Ⅱ型糖尿病,长期的肥胖导致她的胰岛功能衰退。
分析小洁的病因,她是典型的肥胖患者,父母没有合理控制饮食,导致饮食比例失调,最终患上慢性疾病。
② 因肥胖患上痛风
14岁的小明,平时不爱喝水,几乎总是喝饮料代替白开水。并且,小明每顿饭都能吃半斤多的肉,久而久之,长成了小胖墩。
前段时间,小明总是感觉脚疼。后来到医院检查,确诊是痛风。医生指出,造成小明痛风的原因是肥胖。
③ 肥胖诱发高血压、高血脂
初一的小胖子小波,似乎常处于饥饿状态,平日里嘴巴不停,什么时候都在吃。除了“好吃”,小波的另一特点便是“不好动”。集体出操或列队跑步时,他常常“溜号”,懒得跑,懒得动。
有一天,小波随同学上楼做实验时,他感觉头晕气喘难受,被送到校医室。医生对他进行检查,测得他的血压很高。血检后,发现他的血脂也明显超标。
像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和高血脂,一般是成年人容易患的病,如今竟发生在孩子身上,令人深思。
㈡ 导致肥胖的原因
① 饮食结构不合理
象前面说到的小洁,爱吃甜食爱吃肉;小明爱吃肉,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这些孩子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脂肪堆积、体型肥胖的主要原因。
家长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饮食,饮食的结构宜合理,荤素搭配,不能只吃大鱼大肉;还按照年龄段的标准控制其饭量,同时要重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入;要多喝白开水,不能以饮料替代。
② 饭食摄取过量
胖孩们的每餐饮食量过大,摄入量远远大于消耗量,这样就会造成营养过剩、脂肪堆积,结果是堆出一个胖墩来。对胖孩的每餐饮食,家长一定要严格控制。
象上面说的小洁,五年级的孩子,饭量竟和大人一样;初一的小波,成天价吃个不停。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正反馈的程序中:越胖,饭量越大,摄入的越多;摄入的越多,便会越胖。他们成为胖子,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长期饮食过量,岂有不胖之理!
因此,对于胖孩,要严格控制每餐的饮食量,摄入的能量起码不能大于运动消耗的能量。
③ 运动量严重不足
胖孩的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好吃”,另一个特点便是“懒做”。
因为肥胖,体重大,造成举止沉困、行动不便,跑不动、跳不起。稍微一运动,便会气喘吁吁。
因为在运动中感受不到乐趣,胖孩们就会在心理上排斥锻炼,甚至在日常行动中,经常逃避锻炼。如此便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胖,就越不想动;越不运动,则会越胖。
㈢ 孩子发胖的问题怎么解决
要解决孩子发胖的问题,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① 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荤素搭配,少吃甜腻食品,要吃蔬菜水果,最好饮用开水,不能以饮料替代。
② 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要控制孩子每餐的食物量。
③ 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如徒步、跑步、骑车、游泳等,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胖孩的体重太大,运动时的负荷就会过大,较大强度的跑跳,可能会伤及关节。因此,刚开始锻炼时,宜选择适宜强度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和快走。慢慢地,随着体重的减轻,运动能力的增强,运动时的负担就会变小。再渐渐增大运动的量与强度,提高运动能力。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成功减肥的例子。他叫乔康,曾经很胖的。一米八几的个子,体重达到二百二十多斤,血压高,血脂高。乔康原本好帅气的,可是因为胖,身上赘肉累累,脸看上去肿乎乎的,眼睛被挤得很小。更严重的是,小小年纪,竟然有几种成年人才得的病,他开始下决心减肥。先是徒步锻炼,后来骑赛车。一段时间后,体重降到一百八十斤,血压血脂也正常了,可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锻炼,又进行暴走、跑步。前段时间见到他,体重竟然降到了一百四十斤。站在我面前的乔康,好健康好阳光好帅气的。问他成功减肥的秘诀,他腼腆而自信地答道:也没没什么秘诀,就是要坚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
孩子发胖怎么办?营养均衡,管住嘴,迈开腿,让囤积的脂肪燃烧。燃脂的同时,也能除去身上的多种疾病,让胖孩成为健康阳光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