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胡适说,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有一个细节,说到胡适患眼疾,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甚是纠结,竟用舌头舔他的病眼,希望可以舔去眼疾。这种母性的舔犊情怀,情何以堪?
慈母的同时又是严父。家教甚严,也是胡适能成大器的原因之一。“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接着要我反省做错了什么事,要我用功读书。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段文字:“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眼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跪罚,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读到此处,我仿佛依稀看见一位端庄矜持,冷面威严的母亲手持戒尺,又依稀看见一位隐忍坚毅、胸怀大志的莘莘学子埋头苦读......母亲的要义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给口饭吃,给件衣穿?不,更多的是用母性的力量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教化孩子,不是粗暴简单地打骂呵斥。
这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女子对胡适人格修养、学识品行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看来,母亲在子女成长道路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也是无可替代的。一好母亲的标准,不是给子女优厚的生活条件物质享受,而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善良的品格、勤奋的特质、温良的涵养等等,这一切,胡适母亲都做到了,可见,一个人育人的经验方法并不和她的学历文化成正比的。
(5)
想起了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在班上品学兼优,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有一次开家长会,我要她妈妈介绍育人经验。她妈妈推辞说,老师,我没有文化,我也不会说。我说你女儿这么优秀 ,你总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吧?她仍旧谦虚:真的没有什么经验,我只说一点,只要我女儿做作业,我就在身边陪着她,织织毛衣也好,叠叠衣服也罢,她做到十一点,我陪到十一点,她做到十二点,我陪到十二点。家长的一番话很质朴,可是说出来却很有分量。母亲“陪”得轻巧,可是女儿却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给予她的力量,这股力量一直推着她往前走,直至入读市华侨中学,后来考上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硕连读。
胡适是幸运的,幸运地遇上了这样一位威严与慈爱并重的母亲。一介村姑,自身大字不识没有知识,却有文化有远见,让胡适沐浴书香,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丈夫早逝,年轻守寡,却在治家处世、教儿育女方面树立了标杆。
在母亲的宽严相济,循循善导下,胡适安身立命,静下心来,饱读诗书。四书五经,国学经典,传统文学,从此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并逐渐葱葱茏茏,直至枝繁叶茂,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