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嘉莹的诗词人生》有感
被疫情围困在家的前一阵子里,曾有朋友发来信息问近况如何,我说只是觉得难过,看到每天的数据更新,想到那些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就要哭。朋友立马回复说:你不要看那些东西,好好看书就是了。
于是按她说的,努力去转移注意力,把目光聚焦在一本又一本的书上,度过了那些日子。
同样,远在家乡劳累了一辈子怎么也闲不下来的母亲,这次也被迫老老实实地停顿了下来,不再想着出门劳作。可恨我的担忧长不出翅膀,无法飞到她的身旁,除了干着急还是干着急。让她足不出户的要怎么过?她可如何安排她的手脚是好?幸而母亲还保留着年轻时做女活的爱好,在家开始纳鞋子、织毛衣,最终以此打发了时光。
人生在世,有一件自己爱做的事,竟也能在困境之中改善我们的心灵,小到调整情绪,对抗空虚,比如我和母亲。大到让生命更为顽强直至打败所有的痛苦、悲伤与别离,比如,“中国的士”——叶嘉莹先生。
写下这个人名,我的心都忍不住会颤抖。如果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她、在各种文章里读到她时,我所涌出的只是对文化与知识的尊崇。那此次读完这本《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之后,从我内心升腾而起的已是无限的敬畏与极度的震撼。
比起杨绛先生在晚年失去女儿、丈夫之后,仍孑然一身地坚持创作完成了《我们仨》等著作不同,叶嘉莹先生所遭遇的不幸几乎贯穿一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的坚韧?怀着对诗词的信仰,借助于吟诵诗词、创作诗词、研究诗词、传播诗词而得以一次次地与死亡、疾病、战乱、流浪以及身心的悲痛抗衡。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既可以算是一本人物传记,也可以算是一本研究诗词的读物。全书既是按着叶嘉莹先生从出生至老年的时间顺序讲述,也是遵循着叶老在中国诗词文化研究事业上的进展在记录。
我显然是把它视为前者来读。光看封面上的书名,我想象中的故事梗概是:一位出生于书香门户的大家闺秀,从小浸泡熏陶于诗词之中,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与数遇伯乐调教,而后潜心向学孜孜以求最终满腹才学,著述不断,佳绩频出,收获硕果……
如果真是仅仅如此的话,叶嘉莹的诗词人生着实堪称完美,这也是一位学者、学究应有的命运待遇。但事实是,完美的人生并不代表无风无雨、无灾无痛,相反,她经历的遭遇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回首叶先生的一路坎坷,确实有着优渥的家庭出生,大家族之女,名门之后,然,时代的背景却给每个人都刻上了悲剧的烙印。国家战乱、时局动荡、颠沛流离,无人能逃脱其中。叶嘉莹先是遭遇父亲的外出之后杳无音讯,后是母亲因病于手术台上离世,再是独自担负起照料年幼弟妹的重责,那时,她也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
哭不顶用,哭也得继续生存。一个少女的孤苦无依、思母心切靠什么排解?无处寄托,唯有力求诸己。十几首祭母诗的源源诞生,无数个夜里的泪水暗涌。柔弱的身躯坚强地承受住了生活里的第一段不幸。
都说人生不幸有三。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体会过少年丧母之痛的叶嘉莹晚年又经历了女儿的猝然离世。恰是在最艰难的流离岁月里给予过她希望与动力的女儿,也是在和平年代里给予过她幸福与慰籍的女儿。
天丧予,何语之予?世界上有什么样的痛是他人可以感同身受的呢?没有。疗愈从来都是自己缝合自己伤口的漫长过程。
情之悲切处,无以言语。静默哀思中,新词倍出。仍是十来首悼女诗词,替代了一人独处时心痛地诉说。
原来,我们曾执着地爱着的那一样东西,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可以在生命最虚弱最无力的时候赋予我们力量与光明,让我们从身体到精神重新站立。于叶嘉莹先生而言,这样东西是诗词。于你,于我,又是什么呢?
与该书作者一样,相比论及诗词时的滔滔不绝,对于叶先生寥寥数语甚至不问就只字不提的感情这一话题,我也充满了许多的疑惑。
先生的一生是没有感受过爱情的一生,唯有诗词是她终生的恋人。面对这样的结论,身为女性的我不免唏嘘。确实,全书中几乎看不到一段先生关于自己爱情的描述,出现她丈夫名字的地方也不超出四五处,都是一句话交代而已。显然,她与丈夫没有爱情,他们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合的婚姻。
而回忆自己与恩师顾随相识、相知、相互欣赏、相互唱和创作诗词的片段在书中倒是很多,与美国、加拿大数所大学的教授、学者、留学生以及与自己在国内的学生等人的回忆故事也有不少。从那些真挚感人而又和谐美好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先生绝对不是不善与人相处。她对丈夫从失望到忍受,从期待到包容。也充分说明了她的传统善良与心地醇厚。
学霸的青春年少,使她总与同龄人保持着一种距离。或许有过不少仰慕者也未可知,反正,叶先生坦诚自己不曾收到过一封情书。结婚以后的风雨飘摇也只能让人拼命地去顾全生计。生活有了着落后,先生在授课上的倍受欢迎、学术上的日渐精进又促发了她竭力研究,全身心投入诗词传播之伟大事业的使命与责任之中,岂有闲暇儿女私情?一代美人就这样与爱情绝缘了。
再次纵观先生的人生历程,无论是面临悲欢离合,还是逢遇生老病死,因为有了诗词的加持,她便没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她以自己的人生作答:既是传承文化的必须,也是拯救灵魂的秘籍。而最重要的是,它首先让人在逆境中得以生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诗词,就是让活着的人永远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