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了一些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文字,都觉得不解痒,还觉得似乎他们在上纲上线的说着套话,尤其是对文章写法的赏析,虽然不错,但总觉得没有力量。于是就努力的咂摸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力图揣测作者的写作的用意。虽然文章既成就可以不考虑作者,只看文字表达出的内涵即可,但这个原则适合真正的经典,我还看不出这篇文章能达到经典的高度,因为我读不出文字中的思想或感情的深度。鉴于此,就得了解一下作者,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
在网络上也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资料,只是知道他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我也读过他的小说,只是现在已经记不得了。那就还得从文字本身入手。
我细细的读了文章两遍,但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内涵。不排除本人水平有限,但也只能借这个有限的头脑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作为江南人,本来很熟悉且喜欢南方的春天,南方的春天就是美啊:“江南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作者说自己下乡时细致全面的接触了北方,具体说是华北平原的春天,情景完全不一样,风大,屋架响树枝折;天冷,风割脸水冻冰。南方花红柳绿,这里只有芽苞。哪里好?我看不出,尤其是作为一个东北人。当然,也许人对陌生的事物才会保持新鲜的向往。在南方呆久了,对其美好已经熟视无睹,同时对其不足也是了如指掌,比如“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但这是一个感情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不能算是客观评价,虽然没有什么客观,但总体衡量起来,南方的春天比北方的美好几乎是不争的事实。那作者究竟发现了什么而非要写写北方的春天?
是北风的那种力量和气势吗?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在意了这个内容?“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此情何出啊?
在文章中我看到这句话:“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看来是“下乡”中有某种情感的触发。林斤澜在文联工作,有到乡下采访的任务,这篇作品(本段以下说法来自网络)写在粉碎“四人帮”后,借南国的春风与北国的春风的对比,歌颂了当时的人民大众反对“四人帮”的摧枯拉朽式的滚滚浪潮。
如果朝这个方向看,就好理解了。北国的春天并不好,但它的风有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成为某种象征,象征着对“四人帮”的清算。这自然就越有力越好,毕竟他们给这个国家造成太多的伤害。林斤澜本人也一度被批斗,惨痛的经历刻骨铭心。此时,江南的那温暖无力的风自然担不起这个重任,于是林斤澜爱上了北国的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