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这话通俗易懂,意义显而易见。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一定要读,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这句名言的意思是指读书学习要坚持不懈,才有功效。学习中途停顿就会前功尽弃。今天读书是今天的功夫,今天不读书,相当于十日没有读。一辈子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道理极其简单,读书跟吃饭,睡觉一样的重要。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可见,书读得越多,知识越丰富,越是能够具有更好的气质、才华和技能。
哲学家培根:“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除了强调读书的好处,还强调了读书一定要学以致用。
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科学家富兰克林:“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诗人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培根还说过:“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清代文学家张潮是这样来比喻读书的:“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以上的名人名言无不在告诉我们,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但是,对我而来,读书有这样几点好处:
第一,读书的目的时时提醒我,才疏学浅。
从读书中,我读到自己无知与无能,平庸且普通,在上下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里,我只是蝼蚁,非常非常的渺小。我需要在读书中,时时觉知自己,我需要通过读书来不断提醒自己,不断鞭策自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才不至于升起傲慢的心态,看天圆地方,见自己的渺小。
第二,读书的目的让我变成一个智勇的人。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写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了,还想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等的胸怀,无人能比?
田园诗派鼻祖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怎不令人向往呢?
无论生活是好是坏,都要过,勇敢的过,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我们一直在教育中,在束缚中,外界也常常干扰着我们,阻挡我们成为那个智勇的人。
所以,读书吧。学习吧。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人生,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有得意,有失意,都是生活的馈赠。不抱怨人生中的不顺,因为那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挫折与挑战,然后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