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这两天,读《梁宁产品思维30讲》本身就是一种愉悦与满足,特别是苦苦思索以后那种感觉,一个字“爽”。可是,感觉归感觉,既然是学习,需要回归理性。
一、人是不理性的
梁宁举了一个例子,把人比喻成手机,那么情绪便等同于手机里的操作系统,后天的学习技能等等只是安装在手机里的APP。由此可见,情绪的重要性,操作系统运行良好,一切正常,用户皆能体会到被满足。可操作系统一旦出点问题,运行有点卡时,用户则会感到不爽。
当人陷在情绪中,脑袋是不好使的。所以别在情绪当头对重要的事情做判断,同时也不要和情绪中人去讲道理。
《象与骑象人》这本书把情绪比喻成象,把理性比做骑象人。一般情况下,骑象人和象都是相安无事,合作愉快。可是当象脾气不好时,骑象人是制服不了象的,如果能够顺应安抚象,让象平息下来,否则骑象人是无法安然在象背上停留的。
我们总认为人是理性的,但事实是人往往是不理性的,前提是你情绪不占上风时,你才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有心理学家说,大脑只有两个通道,一个情绪通道,一个理性通道。当情绪占上风时,会塞满整个大脑空间,让你无法做判断思考,所以会有“冲动是魔鬼”的现象;当你渐渐地冷静下来,这时才会有理性的空间,才会有思考的空间。
《何帆读书俱乐部》里某期举了一个例子,说我们人的大脑其实是一种极其糟糕的设计,就像一个只能修修补补,但任何零件都不能丢掉的机器一样,有爬虫类时期就有的脑干,再是进化成哺乳类的小脑,最上面才是人类独有的薄薄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理性运作的生理基础,大脑皮层是在原来的爬虫脑、哺乳脑上堆砌的,有没有一种地基不稳、摇摇晃晃的感觉。科学家说,更要命的是,很多大脑决策,是你的“人类脑”、“古哺乳动物脑”和“爬虫脑”同时在下命令,你说该听谁的?所以说,我们的大脑其实设计拙劣、效率低下,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使得顺手了,倒也运转良好。记住,只是感觉良好,但不代表真实效率很好。
二、升级你的操作系统
梁宁说得真好,其实人一出生就自带操作系统。可是,从出厂那天起,你知不知道自己自带操作系统?或者说你有没有升级过自己的操作系统?再或者说你多久定时定期升级你的操作系统?
很多人做事,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这么做?一问为什么,回答:”别人都这么做的,名班都是这样做的“,这还是自己的操作系统吗?我看是被遥控的系统差不多。
也有整天大谈养生,不能吃讲究如何吃这样那样的。可是怎么就忘了大脑里也需要安装一个杀毒软件,不要什么负面的、小道的、不可信的消息都照单全收,甚至大脑“中毒”了都还不知道。
那种直接修改你底层代码,不用发出命令就自主而行的正是你的“观念病毒”。不停地埋怨和抱怨就是一种病毒,因为抱怨和责怪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同样“表现型人格”也是一种病毒,时时刻刻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足够好,特别在意每一次的结果和特别看重名誉,特别擅长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和推卸责任。
与之相反,成长型人格的人更在乎自己的变化和进步,所以并不在乎自己当前的表现。他们知道,人是不完美的,任何学习只要有耐心、善于积累、刻意练习、持续进步,就一定会有进步和变化,成长就是这样不断升级操作系统的过程。
三、看见就是存在
梁宁说,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的存在感。一个人的存在感,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什么情况下,人会得到满足,感到愉悦?什么情况又会烦躁不安……我想起了心理学武志红说的话:“看见就是爱,看见就是光”,当你理解一个人的感受,接纳他的情绪,他的存在就有了意义。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低效甚至无效?那是因为我们总是喋喋不休地说教,而忽略了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教育的本质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触动,若是无法接纳学生最真实的情绪、想法,在有道理的说词也只是感动自己。做学生的一面镜子,没有评判,也没有强制,让他透过镜子去看到最真实的自己,然后去触动、反思,真实的教育和成长开始发生。
看见即存在,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面对电子游戏大喊”过瘾“,面对学习确是苦海无边?游戏时时刻刻都牵引着学生,通关寻宝是他的目标,胜利还是失败给了他即时反馈,让他知道随时调整自己,一切都是孩子自愿,靠兴趣吸引,没有强加……
我们的学习有没有某个兴趣点,可以积极调动孩子;有没有内在生发的目标,让自己勇往直前;能不能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可以不断总结习得学习方法和经验。学习中有没有体会到那种爽的感觉,百思不得其解时,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幸福顿悟……
其实人的存在感源自一份实实在在的价值感,我有用,我能够做点什么。存在感介于舒适区和焦虑区之间,学生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看见就是存在。
四、教师不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对消费者是纵容的,是溺爱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产品让消费者更舒服、更满足,甚至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但我们教师终究不是产品经理,需要借鉴的是站在产品思维这个角度去看见学生的真实存在,去同理学生的喜怒哀乐。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力量,是为了助人自助。所以,接纳孩子,理解孩子,顺应孩子,孩子会更合作。
昨天女儿为了想看今晚的《快乐大本营》便和我约定,今早9点起床,完成所有作业;中午自觉午休1小时。平时无论你怎么喊,女儿都不会午睡。看来,刚需才是孩子行动的内驱力,我们需要的则是去看见和挖掘孩子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