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娅菲
感谢阅读,已在简书专题《深度工作》原创第78篇文章,笔耕不辍,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今日文章素材感悟来自出差工作三年多的经历之行走的力量……
连续工作10余日,调休,在楼下的小公园长椅上晒太阳编辑文字,琢磨今天简书日更文章的写作思路呢,灵光乍现,为什么不写一写出差三年多的心得体会呢?也让读友们对于出差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呢。
不记得赶了多少夜班车回家,能记住的是我在地图上标记的去过大大小小100多个城市了,这几年我为中国铁路着实贡献了不少车票。随着工作越来越忙,马不停蹄的到处出差,也增长了眼界和见识,也见证了幅员辽阔的大好河山,遇到了非常多的善良热忱的人们。
好多身边的朋友觉得我经常出差会很累,但忙在这个时候看来是好事,让我没有太多时间想不开心的事情。每一天我接触的都是过往没有接触的事物,这种经历对于个人成长是突飞猛进的。
相信日后都是成长路上最宝贵的经历,人生本身就是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的过程,走了这些地方,认识了好多善良可爱的人们,他们让我觉得真诚正直不做作也是非常好的品格,要一直坚持做自己。
吃了好多特色小吃,见了好多风景,也让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包容,我不在那么较真和苛刻。也能理解之前所不能理解的人事物,我觉得这些都是行走在路上所带给我非常宝贵的东西吧。
有朋友经常问我,你到处出差一个人真不容易啊!说实话,我真没觉得辛苦,相反经常出差到处跑的这种状态我是乐在其中的,因为我到哪里,大家对我都很好,我也真诚的的为团队提供专业的支持,大家好,我也好,我们都很开心,哪还会觉得辛苦呢。
之前看索达吉堪布的书里讲到,苦才是人生,乐才是得道。我想这一点我确实深有体会了,因为工作原因,我去的地方都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都是贫瘠的小县小城,没有朋友圈里晒得那些高大上的地标,但是我看到的是那一个个洋溢在脸上发自内心的微笑。
记得好多次没时间吃饭,基层的合作客户给我做饭吃,对我嘘寒问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团队小伙伴带着我吃地方的特色小吃,工作间隔逛逛特色的街道景点,聊聊家常,也交换一下彼此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轻松愉悦的思想碰撞总是让我受益匪浅。
三年了我也越来越适应了行走在路上,灵魂的孤独感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看待命运的一份淡定与从容。来来往往的往返于不同城市与车站,累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都不是钢铁之躯,但这种累只限于躯体上,对我个人来说,收获那么多的经历与体验是可以充分让躯体承受的累得以中和的。
行走的同时也增加与灵魂独处的时间,终其一生我想我们都在修行,而行走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和体现。走着走着你会离内心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近,走着走着,你会离更好的那个自己也越来越近,认清自己是成长最重要的一课。
行走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读过的书、遇见的人、走过的路,也渐渐地成就了内心的格局。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行走的过程中也让我体会到了苏东波一次次被贬,不得不行走在路上,所练就的豁达泰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被贬到哪里,都能吃的好,睡的好,玩的好。
当然了苏东坡的行走是被动的,我的行走是主动的,所以我比他更多的是获得了某种自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是否真的理解生活的意义?还是像罗曼罗兰所提到的英雄主义那样,了解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选择热爱它呢?
小时候盼望长大,可以自己做主做自己喜欢的事,长大后才明白,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或许对于一个30岁的人来讲,你已经不能在矫情纠结了,你能做的就是勇往直前,砥砺前行,屏蔽掉一切干扰,追随内心。
可有时候走着走着,仿佛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要追随的所谓内心深处到底是要得到什么呢?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还是实现一个小梦想,还是努力奋斗多赚钱,成为世俗眼中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样子?亦或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不正确的价值观?
约翰列侬的妈妈在5岁的时候告诉他:人生的关键是快乐,长大后有人问列侬,长大后要做什么?列侬写了两个字,快乐。他们告诉列侬理解错了题目,列侬说你们理解错了人生。
由于工作的因素,得以结识到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我以聊天的形式调研了了好多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每次当我说出这个命题的时候,我自己会觉得我是不是又拧巴纠结了,确切的来说,这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且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对于每个人来讲可能都意义非凡。
亦或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直到告别离开这个世界。亦或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是我们一介凡人参透不了的?
通过不断的行走与思考我能理解自己的迷茫是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不安,因为内心不强大,才会畏惧。真实的所在是还没有参透人生的意义。
从城市的繁华到深村里的寂静,一路走来,我获得了更多的与内在灵魂的对话,它告诉我:“要平和,不要执着;要自在随缘,但不要攀缘;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也要对未来正确的憧憬,但不必惶恐不安”。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的”。同时也存在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即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通过行走,我离这个人性的弱点已经渐行渐远,而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自主的精神自由,自由不等于放任,自由应该是建立在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上,长期的自律所一点点获得的。
而行走就是让我们遇见内心真实的自己的一种方式,行走可以让我学会独自接受孤独,学会承受,学会感恩,学会给予,学会做自己。
~end~
关于作者:
一个85后的文艺女青年,目前职业:医药第三终端大区总监,喜欢利用业余时间码码字,记录一下成长心得,愿我们都能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它,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