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上了一首古风歌曲《赤伶》,带点戏腔的味道,很有一番韵味。
在网上看到,说这首歌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事发生于民国时,主角要从民国似的一个戏子说起,他叫:“裴晏之”。在这个山河破碎的时代,日本人以全县百姓威胁其出场唱戏。
裴宴之没有拒绝,挺身而出,好戏开场,愈发动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唱腔愈发悲痛,竟令台下的日本人怔住了,正在这时,一名叫李香君的人,大喝一声“点火”,当日本人发觉时,火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台上的裴晏之正唱到: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老祖宗说过:戏一旦开始,即使台下没有人,一定要唱完,凡人不听,不代表鬼不听。
我第一次接触戏曲,是因为《霸王别姬》这部比我出生年纪还要大一岁的电影,让我对戏曲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我映像里,比较深刻的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你忘了咱们是怎么唱红的了?不就凭了师傅一句话?”
“什么话?”
“从一而终!师哥,我要让你跟我…不对,就让我跟你好好唱一辈子戏,不行吗?”
“这不,小半辈子都唱过来了吗?”
“不行!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蝶衣,你这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唱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哟。”
“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的一生,都犹如在戏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唱戏和做人都需明白的一个的道理: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只要有爱就有痛,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忘了我就没有痛,将往事留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