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回答了,一家创业公司如何制定伟大的战略
战争,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都有各个局部组成大局。
战术是在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出于战争目的使用战斗的学问。
善于用人,扬人之长,避人之短。用人性喜好满足人性。
慢慢来,战略上要站在全局,战术上要深入其中。
“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普通人看到变化表面,智勇双全的人看见变化内的规律。”
如果五打五,好的战略应该是什么?
制定完这个伟大的战略之后,如何指定战术的策略,来实现这个战略
战略和战术的实施是相对的,比如我有5个人兵力,你有5个人兵力
最差的战略是,对方派出5个人,你也派出5个人,战略错了战术也错了
拿出5个力量的1个,装成主力,去牵制对方5个里面的4个,
一定要做一一个目的,就是要引导那4个,去打这1个,让对方觉得这是主力。
以一牵制四,以四歼灭一,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就是好的战略。
“善用伪装、奇袭、以强胜弱,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五打五的时候,挑出1个人牵制对方4个力量,这4个力量被牵制走后,对手只剩下一个,我4个打一个,当我打掉这一个时候,我的胜率就变成100%*80%;
然后,继续派出1人牵制其他3个,找到机会,然后让4个再打1个,胜率就变成100对60;
当敌人只剩下两个的时候,5个打2个必赢。
“宁可断其一指,不去伤其十指”
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在全局的角度上,在综合各个要素的角度上,必须实现一个整体目标。
五打五战略目标是把对手全部干掉,这是全局性的整体目标。
制定具体的战术问题上,我们要从全局的目标,回到局部;
回到局部的核心,它只有一个就是要确保在局部战场上获得100%的胜利。
如果在局部战场上,没有100%的胜利,这场战役千万不能打。
所以采用16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勿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要在运动的过程中,找到牵制敌人的机会
只要是牵制敌人的机会,不要发生正面冲突。
就有机会把敌人5个力量全部分散。(目的:让敌人分散,让我集中歼灭)
不要上来先打阵地战,先打运动战,运动起来,一旦动起来就存在机会。
树一挪死,人一挪活,三个方针:一打一,坚决不打;三打一可大可不打;六打一,必打。
“聚焦6-3倍力量事物在弱的侧翼战场打歼灭战。”
你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你的战术是什么?
任何一个创业者,在手上子弹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理解清楚
你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你的战役是什么?
你的战术是什么?
你的战略是一个全局性的概念
“战略规划了目标方向,明确了关键战役,把各个阶段的大小战役连起来--谋略。战术是基于每个大小战役采取的计谋-多变计谋,确保每场战役取胜,以小牵大,以少集多。”
战术问题是什么,我现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收缩我的战场
我把所有子弹猛砸到一个点上,确保这个点成功。
这个点获得的成功,再去砸下一个点
持续每一个局部的战术持续成功(决定性战役成功),最终实现全局性的成功
当许多创业者遇到问题时候,不懂得动起来,创业者怎么才能找到机会呢。
当陷入困境时候,要动起来,要走到基层,跑到市场当中去,找到机会点。
集中核心优势兵力,在某一个最有把握的点,单点突破。
无数个100%能成功的局部战争的时候,这种局部战争的持续成功,会带来战略上扭转。
最终会实现全局的胜率。
言出必行,赏罚必信。
战将,能够立威,考号令(制度)
打仗,能全胜,靠训练
士兵,能够轻生死,靠士气。
等得: 确认机会,布局和分工,组局和设计交易。
指导方针: 设计,利用,伪装,放大什么资源和影响力。
策略: 知彼知己,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规律性,各阶段的内部关系。
在大事上(全局关键事)总能没错过,在危机时刻总能经过利弊权恒后相出办法。
与所有人的人命运绑在一起,事成大家成,失败大家败。
只能打仗,只能打胜仗,让团队知道我们不光克敌之心,还有克敌只能。打了胜仗,我们就有粮食,现金流。
主要打有痛点,打得下来就打,打不下来就等。有了现金流,才能分配给客户,客户才知道我们真正为他们。
1.远离负能量的人: 无论外部环境好坏,外部只是条件,内部才是根本。
2.远离追求热点的人: 缺少自身战略思考,缺少自身核心资源和竞争力思考。追求热点,不静下心来选择有未来的赛道。
3.远离利己的人: 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无法为别人创造价值。纯粹的利他主义者很容易自己都无法生存。与共赢思维的利他利己。
“底层人民应该互相帮助。”
举例,广东目标是开10家店,一般人的打法是佛山开两家、广州开两家,东莞开两家.
为了某两个店成功,从战略上看这是错误的。
战略上的目标是拿下全广州,战术上错了。
拿下广州绝对不是10家店的问题,应该500家店起步。
100家才是战略上获得初步成功。
500家是绝对的胜利,10家没什么用。
从战略上看,如果10家店分散到几个区域,我的所有力量全部会分散。
所以,最有胜算的打法,在战术上要确保100%的成功。
所以,在佛山两个镇集中密集的开10个店,饱和式进攻,1公里1家,1家接1家。
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一个镇上,统一的名字、装修等都一样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都是统一品牌、统一定价
老百姓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力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品牌
老百姓会认为佛山有10家,它会理性推断全国应该1000家
第二个好处,我的医生可以集中,团队、流量可以集中
最大的核心在“集中在佛山,饱和式进攻的时候,占领了老百姓的心智。
品牌与品类等于了,竞争对手就无法插入佛山,这就是饱和式进攻,宁可断其一指,不去伤其十指。”
如果找10个地方开10家店,可能80%失败率。
每家店都会要死不活,会陷入无限消耗战。
没办法集中给流量、集中培训,聚焦不了。
“战线拉的太长,所以死的概率80%”
如果集中在一个地方开10家店,死的概率20%,80%存活率。
第一老百姓认为是一个品牌;第二,所有力量集中;第三成本低。
10家店只养2个医生。
1.购买的流量饱和式攻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2.获得10家店的成功后,在东莞10店同开,这时候可以招合作伙伴。
佛山10家店成为样板。
“最终的影响是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