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本书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对于拟剧论的好奇心;其二是因为《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中谈到自拍作为一种新媒体的技术,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其中也提到了戈夫曼的"自我表演";其三,课上谈到的G·米德的“主、客我”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驱使着我来看看“戏剧中的我”。
周末,我迫不及待来到图书馆借书,拿到书后感觉还挺薄,信誓旦旦地保证今天一定看完......紧接着在图书馆坐了一天也才啃下第一章。总体的感受是,书不能说晦涩难懂,应该说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样子用了戏剧化的方式、术语的表达写成一本报告,一开始看书的时候不得要领,概念抽象,虽然例子粗浅易懂,却还是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结构化的体系。在阅读完第一章节过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好像是自己来到了一个新世界,而这个新世界与你之前生活的世界的行为相似,但说法不一样,你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世界所建构的“世界观”。这样,你就可以等量代换这其中的概念,与你之前的世界相接轨。从第二章之后的阅读,我都遵循着这一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又常常拿生活中的例子反复代入书中,结果,不仅读书的速度提升了一倍,而且理解起来也轻松的多。
本书的整体架构如下图,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本书主要讲的是“人格—互动—社会”,也就是三个方面:个体人格,社会互动和社会。谈到书中的几个概念,戈夫曼把个体人格定义为表演者,会无意识地投射情景定义,也容易受到干扰,当表演者进入到情境定义中又会被看成社会角色,给观众(他人)一种印象;社会互动定义为两个剧班之间的对话;社会又称社会机构,存在着由表演者组成的剧班,他们彼此之间合作,向观众呈现特定的情境定义(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会发生的事情)。
用通俗的话来说,本书主要关乎于两种理论研究、三个立场、一种观点、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互动或者说互动的研究;社会分层的研究。他人(观众)的立场;个体(表演者)的立场;共同(剧班或者两个剧班)的立场。运用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是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的,讨论个体如何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生活方式、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印象的方式、自己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的或者可能不会做的各种事情这三个方面。
本次读书笔记主要不是在于讨论书中的内容理论,而在于从书中读懂内容后的启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社会阶层的特征;另一个是关于网络媒体时代下,个体的戏剧表演。
领悟方得黄金屋:
方面1:社会阶层
前文提到过戈夫曼的这部书的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社会阶层,他谈到“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诸如年龄、性别、地区等特征,这种文化构型体现一种适当的自我引导方式。因而,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人,不仅仅要拥有那些所需的特征,而且还要维持他所在社会群体所附属的行为标准和外表标准。维持标准也属常规程序之列,表演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表演。”这是一种社会阶层(文中也常用“剧班”)在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的内在的一致,是一种无意识的表演。关于这个方面,布尔迪厄也提出过著名的“惯习和品位”观点,以此讨论社会阶层(当时叫阶级)。前者表达更倾向于归属于这个群体所以才有群体特征并且维护群体特征;后者更多表达的是有这个惯习和品味,才会归属于这个群体,类似于之前很火爆的一个作文题目“是位置决定人的品味”还是“品味决定人的位置”?
戈夫曼的理想化一节中指出“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的时候,他的表演总是会倾向于迎合并体现那些在社会中的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而实际上他的全部行为并不具备这种价值。”此时,这种情景被称为“理想化”表演,因为社会流动的整体趋势是向上的,低阶层的个体会对高阶层的个体有着理想化的追求。这点与布尔迪厄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又有分歧。
相合之处在于两位学者都认同社会流动的向上趋势,包含品味、惯习等,当然不否认虚假追崇品牌有不可或缺的原因,经济条件好的阶层会通过经济状况进一步占据优势,主要表现为高雅消费,也就是说普通大众阶层即便没有这样的物质条件,日常惯习的购买也是日常消费品,但是却认同或者说追崇着这样一种品位;分歧在于前者没有明确的批判否定这样的一种阶层分化,而后者强调统治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比参照关系当中阐述了这两个阶级的品位差异,他认为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被当做统治阶级生活方式的负面参考;而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则被工人阶级当做正面参考。布尔迪厄得出结论是“消费方式里形成了一种支配和服从的符号暴力,统治阶级的消费方式因为其高贵的性质对于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具有统治暴力”,带有对于在这样阶层分化而产生的惯习和品味的论述和批判。
放置于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下,更多呈现的是弱关系,即是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纽带(来自《弱关系的力量》),群体外部之间的联系强化,而不是内部之间。与之相对应的是强关系,即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也就意味着,弱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下,因为虚拟的特性,会模糊经济社会地位,虽然依然受到惯习的引导和控制,但是相对来说比面对面的交流要不清晰。比如说我们使用的社交媒体weibo就是弱关系的典型,你不清楚超话大粉、营销号大V等是出于一个怎么样的阶层群体。也就延伸出了很多娱乐谈资,比如:“你永远不知道你匹配的队友是不是人。”
方面2:通过网络媒体的表演
如果讲到个体在网络媒体上的常规程序(日常生活),也称之为“表演”,那便是借助媒介平台的表演,以书中的概念便是“前台”的“舞台设置”,也是两个剧班之间的运作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社交平台上的“我”作为表演者形成一组剧班,而观看者的“你”或者“你们”作为观众形成一组剧班,如此,我们便形成了两个剧班之间的对话沟通,也就是戈夫曼所说的社会互动,通常来说,我们既然处于剧班内或者两个为了维持常规程序进行的剧班,我们要保证“运作一致”,不让表演崩溃。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表演者在平台上发送消息,观众(这里为参与者)进行回复,无论是什么内容,观众参与了这个表演,观看的表演者的“前台”,而表演者的“后台”,也就是发布内容背后的故事,观众无从得知。
由以上这个简单的带入推测,我们可以发现,即便媒介已经变化且进入了网络媒体时代,但是依然可以用戈夫曼的拟剧论进行解码,也就印证了他的这句话:“一般社会交往的构成与舞台表演的设计构成很相似,也是通过戏剧性的行动、交替和冲突作为尾声的应答而构成”。
最后还有一个思考:关于网络媒体的表演,有很多微博大V博主,在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通过一个多人团队(剧班)进行运营,多人参与的“后台”以呈现最佳的“前台”。那是不是已经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地社会化“自我”,而失掉自我了呢?
附录笔记(关于理论知识):
(1)弱关系:
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忽视了弱关系的维度,提出了一种弱关系力量的假设。(美)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弱关系的力量》:首次提出关系力量的概念。
①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内部)
②弱关系是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纽带;(外部)
四个不同的维度关系强弱:
①互动频率(次数多强关系;反之则弱)——正相关
②感情力量(感情深强关系;反之则弱)——正相关
③亲密程度(关系密切强关系;反之则弱)——正相关
④互惠互换(交换行为的越多强关系;反之则弱)——正相关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
1. 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
2. 弱关系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
3. 解释信息桥: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质较高的个体他们了解的事物通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在群体之间发生,分布范围广(弱关系),他比强关系更能够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新的信息,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
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一些我们在原来的群体无法获得的一些社会流动机会
格兰:虽然不是所有的弱关系都能充当信息桥,但是能够充当信息桥梁的必定是弱关系。
(2)布尔迪厄关于社会阶层重要观点:惯习和品味
1. 观点解析:
他认为由社会空间的三个维度(资本总量资本比例资本演化)可以内化为人们独特的一种阶级惯习,不同的阶级成员总是在个阶级惯习的约束之下,带着自己特有的阶级秉性进入到不同品味的参与,并通过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表明自己的阶级身份,表明自己和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距离。
2. 他指出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两种基本的阶级品味:
①奢侈自由品味(有良好经济状况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
②追求生活必需品的品味(大众阶级/工人阶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