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254)

图片发自简书App

钱德洪录【17】

【原文】

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①,朱子作效验说②,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保己是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③。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④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注释]

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语出《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②朱子作效验说: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注解:“极言其效之甚远而至大业。”

③八荒皆在我闼:意为天地都在我的门内。出自吕大临《克己铭》:“亦既克之,皇皇四达;洞然八荒,皆在我闼。”

④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文]

问先生:“在《论语》中,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句话,朱熹说这是关于效验的学说,这种说法对吗?”

先生说:“孔子对于自己的克己之学说,重视功夫而不重视效验。仁者与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的,是自己的私欲还没有克除干净。自己成全了仁的本体,那么,天下都将归于我的仁中,也就是‘八荒皆在我闼’的意思。天下都能做到仁,我的仁也在其中了。比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说的也是自身没有怨恨,一如‘不怨天,不尤人’的意思。但是,家邦皆无怨,我也就在其中了。只是,这不是该重视的地方。”

[解读]

《论语》里孔子说:“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朱熹注解说,仁,是本心之全德,克,是胜;己,是己身之私欲;复,是反,回到;礼,是天理之节文。“ 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而至大也。” 哪一天能克己复礼,就全天下的人都与我一起归于仁德,其效验如此速效,如此强效。

有同学问阳明先生:“ 老师不是讲用功不要求效验吗?朱熹怎么又讲效验呢?”

阳明先生想告诉弟子的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八个字,人只有具有一尘不染的出世之心,才能真正地完成入世之务,所以重点还是落在保持此心不被私欲所蒙蔽的一尘不染上。

天下归仁,钱穆说,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心存恭敬,就不会对人傲慢。心存辞让,就不会伤害他人。那天下之大,无不尽归于我心之仁也。

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仁,是满世界都是仁,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就像后来王阳明说的,走到大街上,看见满大街走的,都是圣人!因为你自己有一颗圣人的仁心。

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全在自己,跟别人没关系。不要说现在社会怎么礼崩乐坏,首先你自己去爱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05-21 华杉 天下万事,不管是人际关系,国内政治,还是国际局势,都是是非分明,黑白分明,清楚得很。说...
    郁萍阅读 3,962评论 0 1
  • 天下万事,不管是人际关系,国内政治,还是国际局势,都是是非分明,黑白分明,清楚得很。说“没有对错”,那都是各有利益...
    华杉2009阅读 2,289评论 3 5
  • 我想就谈升学与选课里的“这门功课合我的胃口了吗”,其实说来惭愧,在我选专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一点,而是在中国人对待...
    刘冠红阅读 154评论 1 1
  • 1. 跟好朋友闲聊,了解一下自己世界以外的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 2. 网死里骂和诅咒导致你心情不好的人或事,相信...
    prudenceli阅读 106评论 0 0
  • 许量其实也很关注顾艺这边的情况。商场上打拼这么多年,他现在已经是很冷静理智的商人了,做事情基本上能够不再带感情...
    威乐河湾阅读 4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