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说: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学英文很难,放弃学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美丽的风景。
人生前半段,所有自律的苦,都为了让你后半段,可以自由的选。
康德说,自律即自由。
我想先从字面上,理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每天呆在公司的时间,一共是8个小时。在这8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可能要处理10件小事。大部分情况下,这10件小事是我前一天就已经知晓的。
所以,我完全可以集中一上午的精力,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好这10件小事。那接下来的4个小时我就是相对自由的。
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一下网页,甚至看看手机,都是可以的。
而我现在的状况,往往八点半赶到公司之后,先看看新闻,再看看微信,没有紧急状况的情况下,上午的工作基本十点左右才进入状态。然后十一点半就开始休息,吃饭。一点钟上班的时候,我就已经游离掉一大半的时间。
到了下午,基本要匆匆忙忙,甚至需要拖拉到第二天,才能完成当日原本的工作计划。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假期综合征延期了。
晚上的时间,也是一边陪娃一边抱着手机,往往两边都兼顾的不好。
这让我有些许焦虑。
许许多多的计划,都没有按时提上日程。
为此,我想定两个小目标。
一是,早晨八点五十之前进入工作状态。为什么不是八点半呢,因为自律源于清醒的自我认知(有种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感觉)。我多年的习惯便是早上一打开电脑,先看看新闻和微信,这个我估计是改不掉的。当然有时候看微信也是为了确认昨天的工作有没有什么尾巴。
二是,晚上以陪娃为主。把看书和更文以及其他我想做的事情改到早上。因为晚上一边应付着娃的各种要求,一边做自己的事情。效率特别低,而且也感受到娃娃有种不被专心关注的无奈。这让我心里是有愧疚的。而早上的时间,他一般都在呼呼大睡。
早睡早起,何乐不为!
真正的自律建立在自知、自信之上,而不是盲目的自我限制、自我压迫、自我批判。自律很累,放纵更累;而好消息是,所有的自律,最终都通往了唯一 的目的地--自由。
我想,不断的积累一定会换来我们想要的自由。
比如说,自由的说,不会词穷;自由的写,下笔有神……
而从认知自由到财富自由,这条路一定不会太远。
自律即自由,我的早起计划从今天开始。昨晚睡前告诉自己今天要早起,没想到三点半就醒了。。。想要做的,生物钟也会帮助我们。
但是有点太早了,一会再去补觉。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