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难免计较,但计较到死确实也达到了一种境界。我最近听说一个计较到死的人的故事。
在临终时,他交给妻子一个小本本。小本本是经年累月他家和亲朋好友之间金钱来往的记录,其中绝大部分是婚丧嫁娶时随礼的记录。有的是自己家办喜事丧事时,别人家给自己家随的礼;有的是别人家办喜事丧事时,自己家给别人家随的礼。
他一笔一笔记得十分清楚,尤其对于自己家先给对方家随了礼,而对方家在过后却没有适时还礼的,或者还的礼不及自己家当初随的多的,都被他用红笔重重地勾了起来。
这个人给妻子交待的遗言是:等我死了,你要着重注意这几家,一定要通知到他们,把他们欠咱家的钱收回来。切记不要让他们溜走,给我办丧事时一定要抓住这几家人。
然后他长出一口气,撒手归西了。
这样的遗言,我是第一次听说。震惊发笑之余,我觉得这个人真是计较得可以,可以说是计较到死了。
我们生活在人情社会,请客随礼是人之常情,难免有付出与回报不等的情况。但是凡事都有疆界,如果总是担心付出得不到回报,或者回报与自己期待的相差太远,整日在人情来往上费心劳神,真是一桩折磨人的事。
人情往来会让人睡不着觉。有个笑话。某一夜,夫妻俩睡觉,但丈夫总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妻子问他为什么,丈夫说:“我欠隔壁老王的钱,明天到日子还了,但是我还没有这笔钱,所以辗转反侧。”妻子说“那好办”,转身披上衣服跑到院子里,冲着隔壁大声嚷嚷:“老王老王,明天我丈夫不能还你钱了。”然后回到屋里,拍拍丈夫说:“这下轮到他睡不着了,你踏实地睡吧。”
人情往来还会造成意外伤害。媒体不止一次报道因抢付账款而大打出手的事件了。本来是很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却因饭后抢着付钱而彼此计较起来,最后变成了仇人。谁比谁钱多,谁看不起谁,往往是矛盾的焦点。
能用钱解决的计较还是很好办的,譬如吃饭的AA制、借钱时签合同等。虽然有些人觉得朋友之间AA制、签合同显得冷酷,不像过去中国人请客随礼那样令人感到温暖,但是这些方法无疑可以使人摆脱人情计较方面的桎梏,既不用为谁为谁花了多少而保留记录,也不用为争抢付账而烦恼了。
不能用钱解决的计较才是真正的麻烦。
彭宇案出现后,全国都在议论老人该不该扶;郭美美案后,整个慈善事业都受到了影响;近期江歌案持续发酵,大家质疑的,还是说江歌对刘鑫那么好,刘鑫应该如何回报?这些事情体现出人们在善心付出和回报方面的计较。
爱默生说:“善良必须带有锋芒。”套用到付出与回报这件事上,这句话提醒我们付出应该有度,无原则的付出等于纵容。在谴责受益方不知感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思是不是付出也有问题,比如说社会事务与公民事务如何区分、公共资源如何妥善管理、个人交往时如何掌握责任界限等?付出有度,是避免事后产生计较之心的基础。
可惜的是彭宇案后,街上出现需救助的人(社会事务)仍要依赖主动施救者(公民)承担,且没有保护承担社会事务的公民的机制;除了少数慈善组织向捐助人反馈善款去向,很多慈善机构的运作并不公开透明,让有心捐助的人心存怀疑;人们很难掌握人际交往的分寸,有时会将他人理应承担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父母-子女关系以及朋友关系上。
我在旅行中看过一幅旧楹联——“行善事莫问回报”。这句话显示出古人的智慧,因为计较实在是恼人的事。为了减少睡不着的情形发生,人们必须练得心胸宽广一点。有个名人在处理人家借钱的事情时这样说:“要是借就不要指望还,要么就不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人们就不会因计较而烦恼了吧。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