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应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应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大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将呈现出美好的生态。
中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放眼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导致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走美欧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是难以为继、走不通的。当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破坏了绿水青山,就是砸掉了金山银山。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条,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求生存”,到现在“盼环保”“求生态”,环境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内涵。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民族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