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行不行
文/ 木棉花
总觉得“会聊天”、“会说话”是一项蛮重要的技能。
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些,没少在这方面吃过亏。以前我和别人聊天是这样的:
“花花,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
“呃,这件衣服你穿上有些老气啊。”
“花花,为了这次考试,我天天熬夜看书,好辛苦啊!”
“你看的还是不够快,到时候考不过就白看了。”
。。。。。。
当时根本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只是觉得身边的人刻意和我保持距离,朋友圈越来越窄。
自认平时乐于助人,为人实在,可是别人看不见一样。反倒是那些能说会道、巧言善辩的人可以呼朋引伴。
“虚伪!”
我不屑一顾。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商贸公司,里面有个年长我几岁的姐姐,刚开始对我很是照顾,我天真的以为遇到了良师益友。
有次公司组织员工去北海旅游,那是我第一次见大海,兴奋劲自然溢于言表。
“你还真是小姑娘没见过世面,是去北海又不是出国,至于那么高兴吗?!”她流露着无法掩饰的不屑。
我那脆弱的小心脏顿时受到1000点伤害。
两天之后她找我帮忙,一改傲慢,笑着说:“花花啊,我这人说话直,你别放心上啊。”
我耳边瞬间响过那英的歌: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但是也顺带想起了我以前和别人说话的态度和方式,默默的问一句你们还好吧?
估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有些都是很不错的人,带着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和他人,却往往败在说话这件事上。
“我不怎么会说话,有时候说的比较难听,可绝对没什么恶意,人是很不错的。”
“我说话比较直,要是哪里说不好,你可不要怪我啊。”
。。。。。。
好吧,基于你是个好人,那我就听一听。可是我听了难受,给不了你笑脸,我现在就想离你远一点。你有你任性的资格,别人却没有包容你的义务。
就算你爸是李刚也不行。
知道为啥自己没朋友了?人家表面不说你啥,那是因为照顾你的自尊心。根源是你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别人要无条件接受自认为正确的说话方式。
其实好好说话,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
应该有的态度是:尊重听者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同样的信息,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要吐槽,要婉转
“花花,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
“这件衣服样式不错,你穿着感觉很成熟干练,如果换个鲜艳点的颜色,可能会更适合现在的你。”
用这种方式说出了,即表明了我的观点,对方也乐于接受,何乐而不为呢?
就算拒绝他人要求时,你也可以态度坚定,但是要采用委婉的措辞。
千万不要为了展示你“一针见血的廉价趣味”,就开启吐槽模式,这即不能帮你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可能会让事情看起来更糟糕。
精准地理解他人的信息
“花花,我最近要考试,熬夜看书,好辛苦啊!”
“这几天辛苦一下,等考完了,我们好好去玩。”
朋友向我倒苦水,其实就是想得到安慰,而我当时没有get点,还认为他不够用功。
之所以我那时说话让人烦、说不到点子上,往往都是因为不能精准地理解他人所传达的信息。
当他人对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在回馈这个信息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判断对方说这话的情绪和动机,来思考对方希望你解决、解答什么问题。坚持思考,你会发现自己说话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会获得提高。说到底,表达能力的提高源自于思考。
接受别人
以前一位公司领导经常是这样和我说话的:
“花花,你提交的报告我看了,我觉得写的非常不错。特别是xxxx,我之前都没有想到,是很大的亮点。结合我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在xxxx方面补充一下,这样就更棒了。”
不管写得多么烂,领导总能在里面找到亮点(是真的亮点,而不是忽悠),肯定我,表扬我。然后以建议的方式给出自己的指出来。
当时没啥感觉,后来才发现真是一种说话的艺术。
想要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尊重他。
学会倾听
随意打断别人说话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学会说话很容易,学会闭嘴很难。
人人都有被尊重,被倾听的需要。如果你连听完别人说话的耐心都没有,就要做好别人不想听你说话的准备。
可是都到这种程度的话,两个人还有交流的必要吗?
很多人总把“会说话”和油腔滑调,八面玲珑,虚伪等不好的词联系起来。
好像会说话的都是伪君子。
可是“会说话”强调的并不是这个,它强调的是照顾和理解他人,以及精准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它是一项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技能,就像学习烹饪一样。
学会说话,好好说话,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既有温暖人心的力量,也有本事让你感到万分痛苦。
连毕姥爷都铩羽而归,你还管不住自己的嘴?
End
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关注是最大的支持。亲爱的朋友,我需要你,我也等你。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一株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