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空间不仅是亿万网民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也已成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必须用好互联网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坚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鲜明立场,持续拓展联系群众新渠道。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的环境、形势、要求都在发生变化,党的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也要与时俱进,但群众路线这个看家本领永远不能丢。这需要积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主流媒体移动传播平台,牢牢把握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的传播制高点。深化社情民意征集,通过“屏对屏”“键对键”“面对面”等多种方式,广泛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加强分类梳理和分析研判,把网民的分散意见转为集中的系统意见。增强网络沟通能力,用好网络交流新载体,跟进网络传播新态势,在推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时,积极运用互联网互动交流,认真采纳建设性意见,激发广大网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主人翁意识。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积极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要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更多地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学会从网络民意中发现问题不足、优化思路举措,使各项工作始终回应群众呼声、体现群众意愿。落实“先解决问题再说”等机制,把网民“吐槽”变为改进工作的发力点。积极主动服务群众,统筹网上发现问题与网下解决问题,加快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治理,切实增强未诉先办、无诉自办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破解,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坚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干导向,更好彰显人民城市归属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有立场、有感情、有温度,还需要有章法、有艺术、有力度。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网络沟通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党群干群的情感纽带系得更加紧密。牢固树立实于导向,从网民最关心、反映最集中、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既办好百姓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也办好市民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切实把群众和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办成惠企便民的暖心事、贴心事。扎紧网上群众工作闭环,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以刚性机制和管用举措,真正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位、做到位。
网络空间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支撑。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手段创新,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凝聚广大网民。坚持“党言党语”与“网言网语”相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开来,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新时代发生在南京的中国故事。坚持“强基固本”与“数字赋能”相结合,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深度应用,持续拓展数字化惠民成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