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因为拉肚子,让大家自己看书,让我们认真看书。我开始把第二章在仔细看了一遍,看懂的地方能懂,看不懂的地方还是没看懂。
重要内容摘抄
通过阅读,大概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但是自己好像不能概括出大意,还是使用作者的话来描述:瞳孔大小会随着你的努力程度而变化,瞳孔是人类心灵的窗户。
这其中时因为颠茄,一种使人瞳孔变大的物质。
接着,作者又说到赫斯的那篇文章与催眠关系不大,为什么要提到和催眠的关系?
通过实验,作者发现,如果人的大脑处于冲刺状态,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有效屏蔽,并再次通过实验证明:瞳孔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生理刺激的标尺,我们可以通过瞳孔了解大脑的运行状况。
当你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普遍的“最省力法则”不仅适用于体力活儿,还适用于我们的认知行为。这个法则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系统二是唯一一个可以按照规则、能根据属性来对比物品、能深思熟虑做出选择的系统。自动运行的系统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认知心里学家们有很多重大发现,其中一项就是: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时间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慢思考最耗费脑力的思考形式就是那些催你思考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