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
一碰到麻烦,就容易急火攻心,难以自控;
事情还没做,就习惯性焦虑,觉得定会搞砸;
听别人议论,便开始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有什么不好。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困扰,被情绪裹挟。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警惕:因为,你可能正在掉入一场“骗局”。
人类大脑有种底层需求,叫维持一致。
挫折、矛盾等异于当下的境况,都会令其不安,从而释放愤怒、恐慌等情绪,以示对抗。
此时,如果不加辨别、克制,便会“上当”。
主持人窦文涛就曾分享过自己“被骗”的经历:
有一次,他因一件事辗转反侧,焦虑难过,甚至觉得“过不去了”。
可当第二天睡醒后,他忽然一下释怀了,并最终有条不紊地将事情处理妥当。
事后,他幡然醒悟:事情本身其实并无变化,全怪自己之前想得太严重。
很多时候,困住一个人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臆想中对自己一遍遍的负面暗示。
但其实,没有比情绪更高的山。
学会控制内心,避免情绪发酵,人生的一切,便都没什么大不了。
《认知与改变》中,提到“心理过滤”这一概念:
人通常会过滤掉某件事的积极面,只挑选出和自己消极世界观相符的观点来支持负面情绪。
正是这种“思维误区”,会让人陷入情绪骗局。
看过这样一则寓言:
森林里,狐狸见狮子迎面而来,便客气地打了声招呼。
但狮子沉浸于自己的心事,没留意到它。
这下,狐狸开始焦虑:“狮子为什么不搭理我?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它?”
它越想越出神,甚至不小心掉了猎人的陷阱。
但即便如此,狐狸依然走不出自己的情绪。
它自说自话:“一定是我得罪了狮子,它才会设计这个陷阱。即便我逃出去,最终也会被它吃掉。”
想到这里,狐狸心如死灰。最终,它居然放弃自救,活活饿死在了陷阱里。
星云大师曾说:“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
如果不从情绪中及时抽身,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思维怪圈,从而行差踏错。
今年冬奥会上,本是夺冠大热门的任子威,却在1500米半决赛中,意外落败。
事后他坦言,自己其实是败在了情绪不稳上。
由于此前,已拿到两块金牌,当时的任子威备受期待和关注。
所以,比赛还没开始,他的脑海,就已经被各种负能量淹没:
他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对不起观众的呼声。
他焦虑万一最终失利,无法面对媒体及所有人。
尤其听到大家说“你肯定第一”,他内心更是无比紧张。
带着这样的情绪枷锁,任子威上了场。最终却因阻挡手臂犯规,失去了决赛资格。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如果放纵情绪,任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压垮自己,堵死出路。
所以,别让一时的心绪,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冲出情绪的迷雾,保持内心的安定,如此,才能洞见真相,理智破局。
《一生的资本》中有句话我很喜欢:
真正成熟的人,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大多数的坏情绪,不过是生命当中微不足道的插曲。
当你冷静下来,曾经的惊涛骇浪,事后再回看时,往往都只算得上淡淡涟漪。
《特别关注》里曾有作者分享自己的经历:
一次,他开车载着妻子,与一位骑摩托的年轻人相撞。
对方二话不说,抓起路旁的雨棚架,就砸向了他的汽车,并转身就要离开。
见此情景,他怒不可遏,想狠狠砸回去。
但听到妻子的劝说后,他很快平复下心绪,并不再冲动。
过了十多分钟,交警赶到现场,事件得以定性:
摩托车驾驶员不守交规径自左转;发生事故后肇事逃逸;拿雨棚支架砸坏他人汽车,触犯毁损罪。
一个月后,那位情绪失控的年轻人,在法庭上认罪赔偿,狼狈不堪。
而他,却着装得体,举止优雅地收获道歉,并轻松追回了所有经济损失。
心理学家罗纳德说:
暴风雨般的情绪,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
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所以,怒火中烧时,缓一缓;心慌意乱时,静一静。
当走出了情绪的“骗局”,你会发现,一切事情,都算不得事。
有一个故事曾让我受益许久。
爱迪生蒸汽机带动发电机试验成功后,投资人摩根率先在家中应用。
可由于线路故障引发火灾,他的家损失严重。
负责项目的约翰逊闻讯赶来,并吓得直冒冷汗。
但见面之后,摩根却只是安静了1分钟,然后立马开始与其讨论修改方案。
不久之后,技术成功优化,摩根也因此吸引到重磅投资,实力剧增。
直到后来,他才透露:
当时自己其实非常恼火,是特意沉默了1分钟,让情绪消散。
生活当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消极时刻:
工作挫败后的沮丧,言语摩擦间的愤怒,前路迷茫时的焦虑……
这些涌动的不安,似乎下一秒就要排山倒海,倾覆我们的世界。
此时不妨停下来,给头脑降温,给内心制冷。
到最后,你会欣然发现:只要心情过得去,事情便能过得去。
作家张维扬说:“把握了情绪,就把握了生命的根本。”
想要获得稳定的情绪管控力,不妨从根本上,对认知加以重塑。
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以此为逻辑:通过改善人的思维认知,消解不良情绪。
心理学导师覃宇辉也曾建议:通过认知挑战,识别、改善引发负面情绪的思维。
基于此,读书君整理出几个小办法,希望能助你打破认知壁垒,走出“情绪骗局”:
1、愤怒来袭时,问自己:“生气有用吗?”
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人丧失清醒,进退失据。所以,怒火中烧时,切莫着急做决定。
与其大发雷霆,不如冷静思考。如此,才能避免事态扩展,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当然,在大脑运转的同时,可伴随深呼吸,这也有助于疏散怒火,平复心情。
2、焦虑蔓延时,去反思:“有那么严重吗?”
人的焦虑,源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但实验告诉我们:这种情绪,根本没有必要。
心理学家曾让受试者写下未来一周的烦恼,并投入“烦恼箱”中。3周之后,发现有90%都未发生。
接着,他又让大家将发生的10%继续丢入“烦恼箱”。3周以后,发现这10%,也已被轻松解决。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与其过度焦虑,不如专注眼前。
正如马特・海格所言:“如果想征服生命中的焦虑,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呼吸里。”
3、敏感扩散时,先判断:“真和我有关吗?”
尼采说:“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
划清情绪的边界,收起无谓的猜疑,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收获快乐。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也曾十分敏感,做节目时一听到叹息,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但别人有时并无此意。想通这点后,他开始重拾状态,节目越做越顺。
所以,遇事不要想太多。当你保持钝感,隔绝情绪,才能维持住生活的节奏和秩序。
作家胡夫兰德说:
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往往就是过度的情绪。
生活本就麻烦不断,如果活成一团情绪,只会让一切更糟。
时刻记得:保留一份对于“情绪骗局”的清醒。
怒时不言,恼时不争,乱时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