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能力不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难以做到完全统一,采集学生写作业具体时间等相关信息面临困难和挑战。
2.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及时反馈作业信息很有必要,但如何快速反馈,形成准确全面的反馈信息是一个难题。如果能借助于信息化智慧平台建设可能会更好,但教育的发展不能乱收费,不能增加家长负担,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让作业管理乘上信息化的快车道需要多方力量齐发力。目前来看,发达地区容易实现,但对贫困地区的学校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4.提高教师的原创作业设计能力和创新作业布置能力是一项新挑战,也是形势所需,但如何在这方面加大教研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建立区域作业管理资源库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实现教育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5.作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精准反思、查漏补缺,诊断改进。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家校共育,让学生尽快养成按时、认真,高质量完成作业,及时纠错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达到这一目的?虽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但都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寻找更好的答案的普遍性的难题。
6.布置跨学科作业和学科融合性作业很有必要,但谁来具体管理?
7.作业形式可以灵活设计,但如果学生住校,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去实践和动手设计,怎么办?
8.现在不允许学生在手机上做作业,不允许家长代替教师批改作业,有的家长就对学生的作业不管不问,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而言,在作业管控方面没有了家长的参与,如何实现家校共育?有教师发现有部分低年级学生看不懂试题、看不懂试卷、不会做卷等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及时解决?对于英语的听力作业,如果不让家长参与,不允许用手机,如何监督和管控?
千难万难,提高质量最难。千改万改,培养能力和好的习惯最难。双减是国家政策,作业管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迎难而上?希望所有的教育同仁都能找到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