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独立思考就是对一个问题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是让一个人快速成长的不二法门,虽然他看似有些困难和浪费时间。
网络的普及让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取都变得更方便、更快速、更廉价。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几乎可以查到任何问题的答案。不管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夫妻感情的问题,还是怎样做一道菜,怎样选购电器,你都能查到无数的答案和方法。
所以大多数人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难题就会随手掏出手机。我们可以很快找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确实为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方便,同时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凡事“问手机”而不是“问自己”的习惯。
现在的人更相信手机,而不相信自己。
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好吗?
之所以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利用手机,我们遇到的难题看似被解决了,其实它们依旧在那里,依旧会困扰我们的生活。
现在的人更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我们自己。
这让我想到了近代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他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去外国留过学的高层领导人之一。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为了救国救民无数的青年学子到外国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可是回国后他们发现这些方法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毛主席虽然没有留过学,但他在国内读了很多的书,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他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了解决中国难题的方法。
方法往往是普遍性的,而每一个问题却都是独特的。 只有经过思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所面对的问题的独特性。
成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一个孩子在学习当中遇到不会做的题是一样的。
一个孩子如果刚遇到难题,就拿出手机打开“作业帮”去找答案,这可以让他快速的找到答案。
可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
那个孩子只是找到了这道题的答案,他并没有思考,对这道题并没有完全的搞懂,等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他还会卡壳儿,还是做不出来。那是因为他对这道题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对解题方法并没有完全掌握。
成人在生活当中遇到难题也是一样,我们从手机里面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并不真正的属于我们。
因为我们缺少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真正的掌握。
一辆好车,只有对真正会开的人,它才具有价值。
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学习”这个概念上来。“学”和“习”是两件事情。而很多人却把他们混为一谈。“学”是把新知识新方法装到自己的大脑里。而“习”则是把记住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出去。
“学”是第1步,“习”是第2步,“学以致用”永远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手机却只能帮助我们完成第1步。
我们要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可能只需要重复几遍,在短时间内我们就可以把它记住,但很快这个电话号码就会被忘记。家人的电话号码,我们却可以记忆很多年,因为这个号码会经常被用到。
关键就在于使用,使用会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我们的大脑只会记住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手机里的答案和方法只是在我们的大脑中做了一次短暂的停留,如果我们不去使用它们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判断这些信息是无用的,它们很快就会被清理。
上面所谈的是知识要经过多次的运用才能被记住,那这和思考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记忆可能只需要很少的思考,知识的应用却需要大量的思考。我们要想运用一个新知识,首先要把这个知识完全搞懂,弄明白,也就是让新知识和我们的旧有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产生链接,这样我们才能够熟练的应用。
很小的孩子就可以熟练的背诵《唐诗三百首》、《弟子规》、《三字经》,但他们并不理解文中的含义,因为他们的理解力、思考力还达不到,所以他们很难把所背的文章诗句运用出来。
等到他们年龄逐渐长大,他们对诗句的理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他们也就能越来越多地把这些诗句运用出来。
为什么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而生活真正要想变得更好却依旧很难?
这正是我们缺少了对信息进行思考、分辨和应用的能力。
只有反复的思考和使用我们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才能把它们真正的变成自己的东西。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