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420——440页读书分享

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效应用间歇增强的要点;隔离,以及隔离在学校方面的正用。

一、有效应用间歇增强的要点:1.共同原则2、个别原则:固定比率、变数比率、固定时距、变数时距。

二、隔离

(1)隔离的应用对象: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用消弱原理,但是她必须建立在正增强原理下才有运作可能,假若正增强的关系不存在,则消弱作用根本派不上用场。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区别增强,也可以用隔离的方法来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2)隔离的实验依据是白鼠的剥夺措施,并且也有自己的模式。

(3)隔离的定义: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受欢迎的行为”时,训练者得终止或者拿掉所嗜好的正增强,以消弱不受欢迎的行为。这一种行为改变的策略成为隔离。

(4)隔离策略包括不理(把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转移开来的意思)、剥夺(孩子不守规矩而被剥夺权利,使孩子遭受损失)、隔离(把行为个体从增强的环境中撤离到一个单纯或无聊的特别房间,而且在时间的限度当中,不准外出)。隔离的步骤有:选定目标行为,计算发生次数,选定隔离地点,解释实施目的,出现立刻实施,安排定时器,询问隔离原因。

三、隔离在家庭法方面的正用

(1)在人际关系方面: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这些行为当中,告状的行为居高不下,有的孩子甚至为了让父母教训其他的小朋友,甚至会哭闹不止,这时,家长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硬下心来,对之置之不理,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转移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帮助孩子消除其不良行为。切记,不要理他。

(2)在生活态度及习惯方面:当孩子在生活态度方面现了不良行为或习惯,如;边喝水边吹泡泡,边吃饭边玩时,无需对他愤怒的睡觉或者是大发雷霆,只需要告诉他继续这样做,他要承担的代价即可,如果他还是继续这样做,就要剥夺他的权利,促使其不良行为的改正。

(3)应用在作息时间: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逐渐向往自由,可能会出现跟朋友外出,超过了回家时刻的情况,这时,可以和他规定夜归界限,违者禁足。

(4)应用在家事处理:当对孩子实行隔离策略时,只需说明原因和处罚时间,一定不能跟孩子探讨受罚原因的对错,只要狠下心实施就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天后,肯定会有一个英俊的男人 捧着一大束玫瑰花对你说 麻烦让一让,别把我送女朋友的花碰坏了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大阿喵阅读 3,401评论 0 0
  • 今天早上起来,大儿说感觉全身疼,我以为他昨天回老家玩太累了,就没太在意,结果到了下午,他说头也疼,我赶紧...
    开心就好819阅读 1,131评论 0 0
  • 你来啦 你在哪 在那冰封的雪山中 在那沉默的小草旁 还是车水马龙的街市上 你来了 我在哪 路过晨曦见过太阳 去了蒲...
    王爷_bdb6阅读 1,495评论 0 0
  • 文/段皇爷 深夜一点,餐馆。 长发的钙片在那边,短发的我在这边,中间是牛肉烧烤,酒若干。 还有一地的纸巾。 对。深...
    段不可阅读 45,375评论 35 161
  • 文/零点七度 2018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回头望望曾经的自己,处身社会已经整整一年了。 很想问问自己,这一年...
    零点七度阅读 4,432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