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祝您安康

今天去看小姑,一看见就我,她脸上就绽开了菊花,“俺欣回来了!”大姑,二姑,小姑,都是这样的笑脸——温暖,可亲,和蔼!

“看见年亲人来了,会笑了”!表姐笑着说。

“赶紧,赶紧,年亲人来了,这也会笑了!”以前去看大姑,表嫂也是这样说。

小姑瘦的皮包骨头,坐在凳子上变很矮小。脸颊上有一小团儿红晕,弓起的脊背早已成了一座桥,胳膊上有几块深紫的色块。(静姐姐告诉我,那是上次在她家,躺着的小姑误把沙发当成床,一翻身摔下来碰在茶几上了。)

“憨娃子,你是拿东西抓来,以后再回来,别拿东西,我这又不吃啥,多回来坐坐就中。”小姑浅浅的笑容里掩饰不住病痛的烦躁。稍坐一会儿,就起身去屋里躺了。

一会儿,我听到小姑在屋里的长叹声,“唉——”“唉——”……

小表姐说:你小姑昨晚一晚都没有睡,不停的说心里起躁,老着急!让她看电视,她不让开,和她说话,她不想说。不断说“唉,我这病啥时候会好啊!”我一会儿看不到,她可拿起安眠药吃。

小姑就这样,一会儿出来坐坐,一会又回屋躺,强忍着内心的烦躁,来回从屋里到院里,瘦弱的身板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但她走起路来,脚下还是那么坚定有力。

姑父在河滩盘了一块荒地,种的芝麻丰收了,地上放了一大捆,他拿起一颗颗芝麻棵,把上面的叶子一片片摘掉,把整理好的芝麻捆成一小捆一小捆。姑父整理芝麻时,小姑就坐着,看着他忙碌的背影。

芝麻有一米多高,上面结满了芝麻刷,一个个排列整齐,芝麻刷又长又胖,鼓囊囊的,一看就是好收成。我掰下一个芝麻刷,从中间分开,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一分,再快速一松,把芝麻粒从壳里甭出来,一二十个成熟的芝麻粒瞬间跳进了我嘴里,慢慢的嚼一嚼,满嘴的芝麻香,仿佛小时候的味道!

我对小姑说:姑父种的芝麻真好吃!长的饱,吃着香!小姑会心的笑了!这是发自内心的的真的开心!

中午,小姑心情好,吃了半碗面条,一个说:今天这饭好吃!吃过饭,她坐了一会儿,就回屋休息了,没有叹气,可能睡着了。

静表姐说:昨天下午,又带着小姑去透析,到那做了一会,血管有点不通,没有做完,就回来了,你看,今天脚又肿了。只要一听说下午去做透析,她就从早上开始,愁眉不展,唉声叹气,自言自语说“这该咋办!”一整天都是心里烦躁,坐卧不宁。主要是在哪躺的时间太长了,一次得四个小时。有一次去做透析,到那之后,刚躺到床上几分钟,她就坐起来,说不做了不做了,好说歹说又躺下,一会儿又坐起来,穿上鞋,急急忙忙就往外面楼梯走,我紧跟慢跟,到楼下才撵上。你说她哪来的恁大劲,一步一个台阶,腾腾腾可下楼了。在大街上,咋说都不上来做,一说还操气,引得路人不断回头看,让人觉着我跟老人生气似的。

小姑,就是这样犟,我们家人,都这样!可也很刚强,我们家人,都这样!

​三年前,小姑得了胆囊炎,到洛阳一检查,医生大惊失色,胆囊是小毛病,xx是大毛病,有了ZL。医生和表哥是好朋友,当即就告诉了表哥,姊妹几个商量之后,瞒着小姑,做了手术。只是告诉他:胆囊有炎症,做个小手术,小姑信以为真了(有时候善意的谎言真的很好)。

我和父亲去看小姑时,她躺在病床上,腹部全被白色的绷带缠绕着,能隐约看到伤口渗出的血迹。四十多岁的老人了,怎经得起手术之痛!看到我和父亲,小姑会心的笑了笑,用微弱的声音劝慰父亲:H B,我没事,过几天就好了,镇远,你是又跑来干啥来!

出院后,表哥表姐姊妹七个轮流照顾小姑,表哥更是天天跑市场,小鸽子,乌鸡,甲鱼……不断的买来熬汤让小姑喝。为了让小姑吃上新鲜的鱼汤,他每天出去钓鱼,把钓来的鱼全都送到小姑那,让表姐们熬汤给小姑补身体。

半年后,小姑的脸颊稍微胖嘟嘟,精神也好多了,偶尔还能和姑父两个人骑着电动车,到我父亲这坐坐,时间就这样平静的流走。

去年春节前,小姑身体又不如以前,住了半个月院,没有告诉我们。今年春天后,身体大不如之前,这次检查,又发现了其他的病症。刚刚养的脸颊有点光泽的小姑,又一次病了,身体瘦的没有一点肉,胳膊上疏松的皮肤包裹在骨头上,就像一根放在院子里多年的木头棒,看着小姑,我这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静姐姐说:小姑第一次生病住院手术之后,没有让姑父去医院,怕他知道病情后经受不住。小姑在医院,姑父在家里,不停打电话,非要到医院去,表弟好说歹说,总算安稳住他。如果让他到医院去,看到病房的科室,他一下子就知道病情了,他是经受不住的。他们俩一辈子从没有红过脸,吵过架,不管以前日子过的多么苦,他们一直和睦相处,小姑从没有让姑父做过家务事,以至于他不会做饭照顾家。姑父总是对小姑说:我要是走到你前头,那就是有福了,你还会照顾照顾我,我要是走到你后面,那日子该咋过?

在小姑刚出院那会儿,姑父在家里坐着,总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心里的痛苦,无法言语。后来,他慢慢学会了做饭熬汤,每天给小姑做饭,好赖小姑都不挑剔,都说好吃!如今两位老人相伴六十多年,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从青涩岁月到皱纹满脸,唯一不改的是一样的笑容,一样的默契与和谐!

静姐姐说,前一段去做透析,那天小姑心情好,还哼起了小曲:正月娶小奴,二月参军走……

我就和小姑说:小姑,你再唱唱我听听,我把这歌写下来。小姑以为我要录像,就扭过身摇着头连声说:不录不录!

我说:这也是咱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和诗经里头的诗歌一样的。你看“月奶奶,明晃晃……”小姑跟着说起来了,说的很准确流畅。

我接着说:你看这小曲里头教育孩子们的话说的多好啊,“读四书,念文章,红旗插到俺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

旁边的外甥接着说: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在我们大家的鼓动下,小姑说起了歌谣:

正月娶小奴,二月参军走。

新郎夫参军去,为妇不能留。

手拉丈夫手,送到大门口。

为妻我言中语,丈夫你听从去。

走路你要走大路,不要你走小路,

大路边人烟稠,走着你好问路。

住店你要住大店,不要你住小店,

大店上人烟多,出入你好方便。

坐船你要坐船头,不要你坐船后,

船后边狼烟大,打栽你江里头。

小姑的喉咙里总有痰在卡着,她伸长脖子使劲咽一下,脖子上的筋、血管、骨骼和松弛的皮肤都跟着拉伸一下。她流畅的说完了这首民谣。

我问小姑,当时为什么唱这样的分别歌?小姑说,那时候刚解放,国家动员全社会积极参军,就有了这首歌。我想了想也真是,文化总是伴随着时代而产生的,就像《诗经·君子于役》等诗歌,合为事而作。这首通俗直白的民谣中包含了多少夫妻分离的痛苦,包含了多少夫妻的难舍难分,包含了多少妻子对丈夫的担忧!

小姑,不识字,却是很有文化!

小姑,不认字,却是非常明理!

每次去看望小姑,我内心总有个愿望:我想了解了解我家的过去,我家老一辈人的过去,我们家族的过去和那个特殊的时代。我很想了解那个爱我的人经历的一切。

遥远的记忆里拥有一幅画面在闪现:父亲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跑,我一边哭着跟在他们身后,一路向坡低下跑去……二姑和表姐拉着架子车,车上躺着那个爱我的人,怀里还揣着留给我的半块没舍得吃的饼干……那是我的奶奶!

回到家没多长时间,奶奶就离开了,临走前,手里还拿着半块饼干!她是高血压突发离我们。一切都有预照!

离开前的几天,她突然说要到几个女儿家走走,先到了小姑家,她家在王庄村北边,停了半日就到村中间的大姑家,在大姑家吃过饭,就又赶着去二姑家,二姑家离得远了一些,到那之后打算住几天,可没曾想,刚刚住下,高血压突发,二姑和表姐赶紧借来了架子车,把奶奶往家中送……

爷爷五十岁时离开了人世,说是胃病。小姑说:你爷爷是饿死的啊!他才五十岁!

那时候,你小叔才三岁,咱家里没人,村里人都欺负咱,你奶奶带着我们几个搬到你舅爷家住,在那也是看人脸色,寄人篱下。土改后回到南平,本想着会过上好日子,没曾想,为了给孩子吃上一口红薯叶,你奶奶被大队那几个死鬼用绳子拴着胳膊吊在梁上打……

说着,小姑的眼里充满了泪花,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接着说:只打的啊披头散发!

小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那悲伤又痛恨的一幕幕……

我问到:是谁那么狠心?

“还不是那个瞎子!还有四太、银太那兄弟俩!”小姑,痛恨的说:那时候,你爸还是去参军了,咱家还是军属,他们胆大妄为!小姑说时,脸上满是因奶奶饱受痛楚的愤恨和无奈!

我想起了那两个兄弟,一个个都面如死灰,毫无表情,每天行走在大街上,仿佛死尸,我小时候也有点害怕他们,害怕那张没有表情的死灰脸。还有那个瞎了眼的一家子伯伯!

想想他们的家族,现在过的都不尽如人意!我想起了那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个临终无孙男,一个痛苦折磨死,一个上房栽下院,磕死了!

我安慰小姑:生活不会欺骗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我们现在不都挺好吗?他们都早已是泥土一把。

“那时候,咱家穷啊!都瞧不起咱!你奶奶可是受了不少苦啊!你老爷临死欠下了六十二个功,大队非要逼着问你奶奶要62块钱,哪有钱啊!在你老爷前脚入土,他们紧跟着就把咱家那个竹竿搭的茅草屋给扒了。你奶奶娘几个没有地方住啊!……你爹每次来,我都给他一些麦和柴,背回去烧几天,没有了,再来,我再给他,就那样凑合着过日子啊!”

我明白了,小姑的日子也是精打细算计划着过的。她要帮帮兄弟,帮帮姐姐,二姑日子难,她总是让表姐们给二姑送倭瓜,送蜀黍,家里有啥,就送啥。

那时候,每到秋天,二姑就会让福格表姐用钩担挑俩竹篮,送来满满两蓝柿子,二姨也总是让彩丽姐挑两蓝柿子送来,我家一篮,大姨家一篮。日子就在你来我往,你帮我帮的艰难中温暖而过。

过往一切,我都理解了,也都释然了,我的家人,我的亲人,都是在如此互相关照中代代相传,辈辈互帮!小姑重男轻女,支持表哥上学,他考上了学,分配了工作!表哥支持我上学,我找到了工作!表弟努力也上了学,有了工作!其他表姐表哥家的子女在表哥、表弟和我的支持下,纷纷考取大学,如今,我们的家族中正规大学毕业的人越来越多,在教育、行政、电业、银行等部门就职的很多很多,目前小一辈的孩子们也都在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的家族也会顺应时代潮流,做新时代的奔跑者,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我们的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9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8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001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93评论 1 28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8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7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7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8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6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9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58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75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秋雨,是夏的眼泪 , 是冬的发丝 , 绵绵的 ,细细的 , 密密的 沁入心扉 秋风摇曳 红叶飘零细雨蒙蒙...
    古道漫步阅读 377评论 0 0
  • 把所有的春天都揉进了一个清晨把所有停不下的言语变成秘密关上了门莫名的情愫啊请问谁来将它带走呢 -1- 小寒是一个有...
    关雎长乐阅读 412评论 3 8
  • 不知是我观念老了还是现在社会进步了。总发觉跟不上三观。 我理想中的爱情,或者我追求的东西,不是所谓的相识三月交付一...
    鱼呀_阅读 460评论 0 0
  • "失败"可以理解为"暂时没有成功"。这样你就知道你只是暂时没有达到目标,你还有努力的机会,你还有成功的希望。 "讨...
    洛尓阅读 1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