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了一遍《心流》让我不在焦虑
《心流》在之前听过樊登读书讲过,里面重要的知识点是,做一件事你要想办法产生心流,进入心流你会忘记时间,忘记周围所有资讯对你的干扰,进入忘我状态,就像老僧入定一样。
我曾经也有个这种状态,但是只是偶尔和短暂,这本书解释了我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科学上的名词“熵”,这是一个热力学的度量值,描述体系混乱状态的度量。
体系越混乱“熵”越大,叫“熵”增,反之,越有序“熵”越小,叫“熵”减,那么,对我我们来说,做什么会增加他,做什么会减少他?
作者举例,如果你做一件事,目标太高,你完不成,目标太低你觉得索然无味,你就会产生很多想法,太多的想法就是会使大脑无序,是增加“熵”的表现。
如果你的目标是你努力就能实现,那么你完成这个目标就要集中你的注意力,屏蔽外在声音,只保留一个想法,“熵”就会减少。
我以前的理解是,心流是要在你解决物质基础,身体健康,无忧无虑才会出现。
但是,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个下半身瘫痪的人,一个生下来双目失明了女孩,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生活在大山深处,一天从早忙到晚刚好够自己生活的阿婆,他们都找到了获取心流的方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不足,获取到人生的幸福。
幸福和健康无关,和贫富无关,甚至和一个人好坏都没有关系,他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直极致体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能一直进入心流状态也就获取到了幸福密码。
那么,怎么能一直进入心流,作者提出,设立适当的目标,什么是适当的目标?
拿工作举例,这个工作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难度。
这个目标必须有我们亲自设计,而不是别人给我安排,这个目标必须要挑战性,而不是重复动作做几十年。
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想做到这些还有一个关键东西:注意力
怎么保持好你的注意力,把你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一件事上,不受其他事情的影响和分散,屏蔽掉所有外在资讯,只保留一种想法,大脑就会进入有序的运行中。
我也试着重新设定我的目标,以提升我的工作效率为目标,当我沉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忘记了时间,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感觉不到外界的嘈杂,当我做完我的工作的时候,会想起来的只有当时的感受,会心一笑,这时候那还有什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