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青蛙
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我们要把尽可能多时间“全神贯注地完成重要的事情”;
史蒂芬·科维博士也说高效能人士的重要习惯之一是“要事第一”;
博恩·崔西也提出了含义相似的“吃掉那只青蛙”理论,就是要每天第一时间就去处理那些富有挑战的重要的事务。
但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有一个特性就是容易受到内外部信息的干扰,以致我们很难专注于当下自己手里的工作和生活。成年人如此,更何况孩子呢?为了帮助孩子排除大脑的干扰,高效完成孩子该做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怎样捉青蛙
孩子的大脑是无法正确判别出哪些是重要事件,哪些是次要事件,哪些是马上要做的,哪些是可以推迟做的?
所以为了帮助孩子大脑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就需要让孩子把他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让这些事情能清晰地展现在他们眼前。这时他们才能识别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事。
1、收集
推荐排除大脑干扰的方法就是:收集!
选择一个时间点,月初、周末、每天早上或者每天放学后,收集一天要做的事情,包括作业、辅导班、兴趣班、课外学习、考前复习、运动、读书、玩耍等等事项。
根据时间点,收集的时间长度略有不同,比如放学后收集放学后到睡觉前的事情,清晨收集一天要做的事情,周末收集2天要做的事情,月初收集一个月的事情。
所用的记录工具是白板和日历。有磁性贴的白板记录短期事情,日历记录2周以上的事项。 白板常用来收集当日要事,我们通常称之为“青蛙池”。
2、分类排程
在孩子记录下很多事情之后,是不是每一件都非做不可呢?答案是否定的。易效能一句名句:“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情,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首先做、用心做、做到极致”。
面对很多的事情,要进行判断选择,确定排程,这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于是按照事件的轻重缓急程度,让孩子把这些事情分为A、B、C三类:
A类事情:是确定必须做的重要事件,比如当日作业;
B类事情:是一段时期内要完成的学习、运动等项目分解事件,比如复习计划、考前计划、英语学习等;
C类事情:是那些对孩子产生内外部干扰,不重要或者紧急的事件,比如游戏,走神儿做别的事情等。
必须做的A类事情,可以放进青蛙池或者日历。如前面所说当日的事情放入青蛙池里。
青蛙池的好处,能让孩子关注当下要做的重要紧急事务,全面没有遗漏。段位高的孩子可以加上时间预估和实际完成时间。
日历的好处,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切换的视角。就像我们开车一样,有远有近,我们要查查地图,要看看路牌,有时候要看看车里的仪表盘,这就是视角的变化。日历通常可以放两类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类就是有明确时间和日期的事件,兴趣班、考试日等;第二类是孩子的学习、运动等项目分解事件。
怎样吃青蛙
处理事情的正确顺序,只需记住这个口诀:做A然后B记录C!
意思就是:首先保证执行A类计划内的事情被执行,做完A然后做B类事件,不做只记录C类事件。
那么A类事件应该如何高效执行呢?
核心就是要高能要事,因为人的专注力不可能长期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精力也会消耗。为了保持孩子能够高能专注,初步的技巧,是学习与休息交替。张弛有度,认真一段时间,例如25分钟后,就要适当休息,例如休息5分钟,这样就有利于缓解大脑疲惫,延长专注的时间,提升学习的效果。番茄钟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设定,一般是年龄*2-3倍。
做外事情后,不要忘了反思回顾,做完什么了,还没有完成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慢慢培养孩子高效完成重要紧急事情,提前安排A事件的能力。并学会给自己预留出专门完成B事件的时间。这样就让学习变得得游刃有余。
人的意志力有限,自控力有限,专注力有限,,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一旦求得多,盖子做不到,家长反而陷入焦虑的状态中。因此,建议大家:帮助孩子学会列清单、抓青蛙,专注做事。
案例
1、一日青蛙排程
如上,重复发一遍。
2、假期青蛙排程
先收集、再排程。
假期结束要检视。
备注:本文中ABC时间等理论来源自叶武滨时间管理九段。感谢易效能!感谢叶武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