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早起的人,睡到自然醒也就是早上6点总会准时醒来,尽管昨晚12点才睡。
瞟瞟熟睡的孩子,再看看清醒的自己,决定马上做出:自己一个人逛马路去。因为昨晚听领队说可以去当地市场逛逛,顺便买些当地特产,价格便宜还正宗。
下楼看见前台小哥恍惚刚从一个美梦中惊醒,原本不忍打扰,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早市方向。前台小哥帮忙把路线解释清楚,美梦估计是没法再续了,对不住了,前台小哥!
零下二十度的中央大街,行人寥寥、门可罗雀,和晚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相比,此时才露她的真面目。脚踩一块块工整发亮的面包型花岗岩,抬头看着各式文艺复兴时代的巴洛克建筑,中央大街真不愧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穿过中央大街,来到松花江边,差不多500米宽的河面白花花的一片,没有游客的喧闹,尤显宁静、大气。白天这是一个诺大的天然冰上游乐场,滑冰、狗拉爬犁、冰上滑梯、冰上自行车、冰上摩托车......在这河面上玩你完全不用有思想顾虑,因为松花江上的冰厚达一米。
看了松花江,逛够中央大街,赶紧去早市接一下地气,中央大街附近的早市在红专街上。据悉,红专街原名面包街,形成于1903年,当年俄国人在这条街上开设哈尔滨市较早的一家面包厂,香飘四溢的面包香传遍整个街路,因而取名面包街。
从中央大街往里走,路上不时碰到拎着鸡蛋、萝卜、早饭的赶路人,也就知道离早市不远了。
渐近早市,就听见人声嘈杂,小摊小贩的叫喊声、买菜人的讨价还价声。第一次在东北逛早市,还是蛮稀罕的,蔬菜盖着棉被卖,而肉类、海鲜食品则随便扔在外面卖,因为都是结着冰的,还有就是发现卖瓜子、花生等零食的特别多,估计是天冷大伙大部分时间都呆屋里,没事就嗑瓜子呗。
去了早市,咱也不能买回一堆蔬菜和肉,只是买了些正宗东北干货:黑木耳、小米和玉米渣子。买黑木耳是因为和卖木耳的大叔问了个路,想问问他附近有没有卖正宗红肠的。
大叔特别热情,说在哈尔滨买红肠可不能在中央大街那些个人开的特产商店买,很多都不是正宗的(火车站那些则80%以上都是假的)。想要买正宗红肠,最好去中央商场或者新一百商场买(果真,9:30刚开门,中央商场里卖秋林红肠就排起了长队)。买黑木耳其实就是一种对于大叔热心肠的一种回报(种下善良的种子,就会收获另一种意想不到的回报)。
因为某小孩还在睡大觉,决定给她试试正宗东北煎饼果子。来时就见路口一家摊位排了很长的队伍,想必味道不错。原味5元一个,加香肠6元一个,各来一个。回到酒店,正好都饿了,饼一入口,香脆可口,就着饼里包着的大葱、油条、辣酱,味道醇厚,完全颠覆了我对煎饼果子的印象。
一早逛了一圈早市,感觉也是给此次东北行做一个完美的收官,同时给我带来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勤劳的人们,收获可能相比赖床的人多。
就比如今早的逛早市,其他小朋友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咱已经把哈尔滨早市给探究完毕。当他们八点多出来,街道已经恢复了原貌,恍惚这里啥也没发生,可实际上,这条街上,这个早上的两、三个小时,已经完成了成千上万笔交易。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尝试着做一个更加勤奋的人,让自己看见更多的风景,见识更多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