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老师说:“要说得学术一点,那得看蛋白质内部的搭配。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有10万种蛋白质,但组成这些蛋白质的,只有大概20种氨基酸。在这20种氨基酸中,有近一半是人体没办法合成的,一定要从食物中获取,它们被叫作“必需氨基酸”。如果有一种食物,它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我们就叫它“优质蛋白”。但放在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上,优质蛋白没什么特别的,普通的鱼肉蛋奶和大豆类制品,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所以,要补充蛋白质,“最重要的是“吃足量”。
那每天摄入多少合适呢?
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是用体重来折算的,每公斤要摄入0.8到1.2克的蛋白质。比如对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来说,每天要摄入60克左右的蛋白质。但你可能想说,这数算出来没法直接用啊,怎么才能知道食物里的蛋白含量呢?
其实度娘都会告知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老师分享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只需要记住三个数,就能搞定“食物蛋白含量估算”这件事儿。这三个数分别是20、6和3。
这是什么意思呢?100克肉类,大概手心那么大的一块牛排,能提供20克左右的蛋白质,一个鸡蛋能提供6克左右的蛋白质,100毫升牛奶提供3克左右的蛋白质。肉、蛋、奶,这是三种我们最常见的蛋白质摄入来源,分别对应的蛋白质含量就是20,6和3。这就能覆盖我们摄入蛋白质大部分的场景了。有人可能还想问蛋白质有没有吃过量的情况。其实只要你平常吃的都是天然食物,基本上不用担心吃过量的问题。
以上说的都是健康人群,但在临床上有些患者,说自己平时很注意补充蛋白质,但还是被诊断出蛋白质摄入不足。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很简单,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临床患者,在蛋白质要吃足量的大原则下,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就是要记住两个“搭配”。第一个搭配,就是要注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搭配。人体内含量和人体需求量比较多的营养素,我们叫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提到过,这三大宏量营养素都能够提供能量,但是蛋白质生产能量的特性和其他两个营养素完全不同。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高效、直接,是人体供能的主力;脂肪的能量密集,是储能的主力。而蛋白质呢,它既不是供能主力,也不是储能主力,用它来提供能量特别不划算。
什么意思呢?消化食物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咀嚼、吞咽、产生消化酶、胃肠道收缩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消耗能量。消化碳水和脂肪的时候,只损耗它们不到10%的能量就可以了。比如你吃了100克的碳水或者脂肪,那在消化环节会损失掉10克,剩下的90克都可以用来供能。而蛋白质用在消化吸收环节损耗的能量,达到了它总能量的20%到30%,剩下的70%才真正发挥作用。这么看,在三大营养素中,消化蛋白质的能量成本最高,用它提供能量特别不划算。而且之前说了,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除了提供能量,它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只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充足的情况下,蛋白质才能主攻它自己的独有功能。这就是蛋白质和其他宏量营养素的搭配。
第二个搭配,是蛋白质在自己内部的搭配。什么叫在自己内部搭配呢?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在自己内部搭配,其实搭配的就是氨基酸。我们前面提到,蛋白质当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才是优质蛋白。虽然鱼肉蛋奶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但总有一些食物,含有的蛋白不那么“优质”。比如面包、米饭里含有的谷物蛋白,猪蹄、鸡爪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和比例都有缺陷,就没那么优质了。但这也不是说,这些东西就最好不吃,“多元组合”就是个出路。只要这些食物巧妙搭配,长短互补,一样可以组合出“优质蛋白”。
就像老师举的例子所说:“切片面包里头的谷物蛋白,含有的赖氨酸少,但花生酱里的赖氨酸含量丰富,所以花生酱三明治这个组合就很不错。猪蹄里的胶原蛋白缺少色氨酸,但黄豆里头色氨酸充足,那黄豆炖猪蹄这搭配就挺妙的。所以,摄入蛋白质可以吃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也可以用多元组合的方法,凑出优质蛋白。这就是蛋白质自己内部的搭配。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缺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其他的疾病,所以它常常难以察觉。
愿今天分享对你有所启发!今天就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