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大年廿九,最后一天上班。

上午去单位,把手头正在处理的工作归置归置,又打扫了一遍办公室卫生。到了中午去吃午饭,平日里人声鼎沸的食堂显得有点冷清,坐在餐厅里的大多是年长的同事,年轻的人们、或者家在异地的人们,都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回家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期盼。我十一岁开始离家,自此之后二十多年,越走越长,越走越远,越走也越想家。

十几岁的时候,虽然只是在县城求学,但对于年少的我也已是山水相隔。虽然寒暑假就能回家,但每次回去总都觉得家乡一次比一次陌生,到了高中毕业要去更远的外省,家乡已变得几乎彻底模糊了。虽然,路还在,村镇还在,山山水水依旧,但房子街巷年年在变,幼时的玩伴小学的同学早就各自散了,家乡也只有父母和老家的房子是旧相识了。

但不管怎样,回家总是最自然的保底念想。在上学时,苦了累了颓了,抑或是觉得碰到了天大的委屈,就会强烈地想要回家。在我初一刚开始寄宿生活,就曾干过徒步行走两小时,走出县城沿着县道又走过两个村的傻事,目的就一个,想要走回家,觉得家再远,只要认准了方向,哪怕两条腿走也能回得去。

后来,去外省上大学,家越来越远,远到让个断了想回就能立马就回的念头。再后来,大学毕业去部队,离家的距离在空间上没有拉长,但在时间上却变得更加不易靠近。行伍十多年,虽然年年有假期,但算起来,总共回家的日子加起来也不到一年,春节中秋万家团圆时回家团聚的机会,更是不过一二。尽管,当年在连队或者在机关,过年过节都有许多好兄弟和战友作伴,娱乐活动也安排得让人乐此不疲,但毕竟还是那句话:一家不圆万家圆。欢声笑语沉静下之后,人群中总是有些落寞。

所以,那些年仅有的两次过年回家,批下来时简直比五百万大奖还要珍贵。然后,就是不计价钱地打黑车、坐长途客车、赶动车,只为能早一秒钟踏进家门。

所以今天这时候,我十分理解现在已奔波在回家路上的那些年轻同事。虽然他们不可能体会得到我当年是何等的归心似箭,但我想对家的念想是类似的。我也常常羡慕现在身边的这些奔在归途的同事,在他们这个年纪时,我和我的的战友们,在汹涌人潮中念着自己的回家路而又守卫着千千万万的别人的回家路。

现在,那些日子倏忽已远。平日里,朝九晚五戒酒嗜茶,日子里充满了孩子尿不湿枸杞保温杯以及跑步和小肚腩。

家乡也又变回了那个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小山镇。不用再关山万里踏云追去,只等下班刷过卡,关了办公室灯和门,开了车,接上妻儿,在夜幕合帷之前,

回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