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6)班的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说:“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
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祖国的希望,我们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可是,如果我们没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们该如何创造未来?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怎能让本国的语言困住自己的步伐,阻遏自己的前程?
流行歌曲《中国话》中唱道:“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漫漫长河,融合了无数人的智慧,才成为了如今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囗使用的汉语言,而普通话作为汉语言的共同语,必然是最具魅力的。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正是因为有了普通话,才消除了语言隔阂,促进了社会交往,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普通话使我们的国家由弱小走向强大,由贫穷走向富有,由沉睡的古国变为腾飞的巨龙,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如今,普通话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它是港澳台同胞及各国人民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在这个普通话国际化的时代,身为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用标准的普通话来引领风靡世界的汉语潮。
普通话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使我们骄傲,它使我们自豪,它使我们在屈辱的历史前扬眉吐气!就让我们一起把普通话搭成一座纵横东西的长桥,织成一条贯穿南北的纽带;让我们把普通话挂满整个星空,撒进每条河流,种到每寸土地;让我们用热情、用行动、用微笑、用青春、用所有的所有,在世界舞台上唱响普通话、奋进新征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普通话,顾名思义,就是普遍通用的语言。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02年,是清末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与一位日本人谈话时无意提出的。两年后学者朱文熊还给普通话下定义为“各省通行之话”。经过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之后,普通话便正式确立下来。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将普通话进一步规范。直至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后,“普通话”一词才开始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