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如今我早已青丝染雪。日后,黄泉路上,奈何桥边,我可还能再见你最后一面?不是当年告别时的决绝背影,而是你满是笑意的俊颜。我想你了,师父。”
昭文女帝令侍女持铜镜上前,又看着医女把银发染黑,重新梳好。看着镜中陌生而熟悉,已经老去的容貌,她喃喃自语。忽然又有些担心,师父再认不出她来。
01.
芷萱今年十二岁了,却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她自幼由师父抚养长大,师徒俩就在峨眉山中的清风观里居住。
师父教她读书识字,习武学剑,更教她兵法谋略,以及许多济世的道理。更兼阅人用人,管理统筹等,要学的知识很多。
但芷萱虽然早慧,却不喜欢这些知识。她更喜欢漫山遍野地玩乐,等师父发现自己不见了,就会到处找她。只有在这个时候,师父的心里眼里,才全都是她。
是的,芷萱极其聪慧。虽然六岁以前的事,她都不记得了。脑海中也只有这六年来,师父带着她东躲西藏,甩掉不知道多少尾巴后,来峨眉山隐居,读书玩乐的记忆。
但她还是从师父的神态以及动作中,察觉出了一些事。师父教导她的这些知识,除了教她识字练武,济世道理时,心情是快乐的。教那些权谋用人之道,眸中情绪都非常矛盾。
这大概是属于芷萱的天赋,能敏锐地察觉别人的情绪。芷萱觉得,自己的师父景瑜,身上真的好多秘密。
在芷萱的心里,自己的师父,绝对是这个世间,最好的男子。虽然留着美须,衣饰简陋,却风华绝世。看似文质彬彬,却有一身好武艺。
02.
直到那一天,芷萱知道了所有的事。可她却希望自己永远都不知道。这样,长大后,就能与师父去海边,乘船出海,永离中原。
这天,天很蓝,云很淡。芷萱却早早地离开道观,去山里探险。每年这一天,师父都会去镇上打上一壶酒。一边喝酒,一边从天明坐到天暗。
芷萱十岁那年,也曾撞见过一次。那天,师父把她支使出去,结果她提前回来了。见到了一个,泪湿衣襟,满目苍凉的师父。
芷萱一边在山林里打猎,一边想:还好现在能食荤了,也能打些猎物,给师父补补身子。戴孝食素那三年,自己还能吃鸡蛋补补,师父不吃,简直都瘦脱形了。
心里忽然有些慌乱,不会是师父出事了吧?芷萱一念起,急忙赶回道观。还未进门,就听到师父似乎和另一个陌生男声在争执?
“陆景,你受太子重托,抚养郡主,如今为何不让我等迎郡主回京报仇?你是何居心?你难道忘了你陆国公府上下惨死的几百人了吗?”
“如何会忘?可死去的人死了,为了报仇,就要让活着的人去死吗?”师父是叫陆景吗?可他为什么告诉我,他叫景逸呢?
03.
听见那人说的“死”字,芷萱忽然头脑一片空白,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幅凄惨的画面:华丽的宫殿,四处乱逃的宫人,身着杏袍的男子,跪着的蓝衣男子,好像是没有胡子的师父?头晕目眩之下,芷萱晕了过去。
屋外的动静,终于惊醒了屋里争执的二人,陆景道:“都说了,我喝多了,不和你吵。这下让她听到了,要是她知道了,跟你回去争斗吗?”
“我哪知道她会回来这么早?”另一文人模样,略显老态的男子,摸了摸美须道。陆景也不理会,径自抱着芷萱回到屋内。
他把芷萱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回头看了看那文士,忽道:“老头子,你说师兄在地下,若是知道他的老师,他的泰山,六年后见他女儿第一眼,说话就刺激她晕倒,会不会被气到?”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为了那个位子,会那样丧心病狂。买通东宫近侍下毒,气死了先帝,之后兄弟几人互相残杀,当今活该报应连连,子嗣一个也养不活。可怜我的女儿,丢下六岁的外孙女儿,殉了太子。”
“老师,你让我再考虑一下。我会把事情从头到尾告诉她,让她自己做选择的。”
“我走了,离开久了,会被新帝的探子发现不对的。”
04.
两人正谈话间,床上的芷萱忽然唤了一声“师父”,陆景听到动静,连忙回屋,坐到床边,察看她的情况。发现她似乎像六岁被接出宫时一样,做了噩梦,连忙伸手握往她的右手,另一只手拿起布巾给她擦汗。
当年,太子被毒杀,太子妃殉情。自己身受重托,只能强忍悲痛,带着小小的她,四处躲避新帝的追捕。那时她每晚被噩梦惊醒,又握着自己的手,沉沉睡去。
而此时,噩梦里的芷萱,却如一个半空中的旁观者一般,看着父亲中毒,命不久矣,把她托付给师父,让师父把她抚养长大。
看着母亲最后抱了抱她,送他们出了东宫,之后放火烧了那座满载着她们一家人回忆的宫殿,在熊熊烈火中,随父亲离去。看着师父带着她,趁着满京城动乱,离开了那个伤心地。
陆景叹道:“芷萱,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你会不会怪我,六年前发现你失忆时,选择了隐瞒一切,而非如实相告?可我如何忍心,让幼小的你背负仇恨?”
芷萱眼角一滴泪,落到了枕巾上。她睁开了眼,哽咽道:“师父,我都记起来了。我不怪你隐瞒,谢谢你护着我,才有了这六年来,喜乐无忧的生活。”
05.
“谢什么,我是你师父。师兄在最后,把你托付给我,我不护你,谁护着你呢?”陆景柔和地看着芷萱道。
“我知道,师父是希望我这一生,都不要回到京城。可血仇深如海,父亲曾想做盛世明君,做女儿的,如何能忘了父志与血仇?”
陆景看着芷萱眼中亮起的光,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与自己谈论志向的太子。“逸之,我的志向,是承启父皇,也成为一位盛世明君!”
“太子师兄,那我就做大楚第一贤臣!”那时,尚且年幼,天真尚存的陆景立志。却在后来的皇权争斗中,失去了家族。
先帝前半生明君,临到老时,心生惧意,却打压年轻贤德的太子,抬举其他皇子,以作制衡。到最后,棋子反抗,太子与先帝,一先一后地离开。陆家,更是成为皇权斗争下的牺牲品。
“芷萱,我答应过你的父亲,要保护好你。你若是选择回京,那我也跟你一起回去。我陆家灭门之仇,是该找新帝一起报了。”陆景终于下定决心。
06.
芷萱知道,师父其实早就放弃报仇了。若非先帝放纵,太子会死?新帝能气死他上位,灭了先皇后娘家,忠于太子的陆家满门?
到如今,却为了保护自己,要回到令他满怀悲痛,不能释怀的京城。每年那日喝酒,祭的是太子,也是陆家满门。
芷萱后来觉得,如果想起往事,放弃出海,立志夺回皇位,与师父一起回京,是自己此生最后悔的事。那么回京后遇到的那些事,更是令她恨不得自己此生,从未回过京城。
皇权更替,从来都不是什么容易之事。阴谋交织,腥风血雨。虽然是暗中潜回京城,可当今,她的四叔,又岂是省油的灯。
陆景带着芷萱,一边逃离当今的各种阴谋阳谋,一边加快速度地传授她各种知识。危机之中,芷萱其实已经一点即透,学得够快了。
可这还不够,她稚嫩的双手,尚且挡不住各种明枪暗箭,也护不住自己与师父。多少次,师父浴血护她,当处求见太子旧部,只为保她。
07.
芷萱飞快地成长起来,学着曾经在观里,不喜欢的权谋杀戮之道,只为了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就算双手沾满鲜血,也在所不惜。
很多人死去了,有该死的,也有不该死的。皇权斗争,谁又分得清呢?芷萱终于登上了那个位置,站在最高处俯视,她发现,自己的师父,目中满是悲凉。
是了,师父如何接受得了,他养大的孩子,满手鲜血?他心里觉得,芷萱会继承父亲的遗志,带着他教我的济世道理,清明世间。可她终是踩着累累白骨,登上了皇位。
师父一如曾经,一身粗布麻衣地向她辞行。她能留住他吗?不能留,也不敢留。她以为,师父散完心后,就回回到陆府。
可师父最终没有回来。芷萱急了,连忙派人出去找他。最后,在峨眉山中的清风观里,找到了他最后的足迹。
小镇里的大夫说,他旧伤复发,命不久矣。他给了大夫银两,他死后,大夫把他的尸骨烧成骨灰,葬在了山里。
从此,这世间再无师父,也再无芷萱。只有朝臣百姓满口称赞的昭文女帝,她勤于政务,爱民如子,世间清明。却无人知道,这是师父对她的期望。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网图致谢侵删)